1、大班美术彩点彩线跳个舞教案反思
主题名称:玩中发现
活动名称: 彩点彩线跳个舞
授课教师:白城市明仁幼儿园 李玲玲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探讨美术大师的作品,体会大师的童心童趣。
2.尝试利用点、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画纸、卡纸、油画棒;米罗作品《星空》、展板上布置好小画框若干;录音机、音乐;袖套
活动过程:
一、画彩点和彩线
引导语:"老师准备了这么大的纸,猜猜看,我们要玩什么?"(老师在纸上画出一个点子。)
1、幼儿画彩点。(轻音乐)
(幼:我画了三角形的点点;我画了红色的大点点;我画了个长点点;我画了绿色的圆点点;我画了个小点点;我画了紫色的小点点……)
2、画彩线(轻音乐)
师:"彩点找到这么多的朋友,真开心,它们手拉着手儿跳起舞蹈" -----画彩线
(幼儿自由地画着不同颜色的各种线条,波浪线--是线条在快乐在游戏;圆弧线--是线条在跳圆圈舞;短线--是在跳交谊舞……)
师:"彩点连彩线,彩线连彩点,彩点彩线跳舞的游戏可真有趣"
二、幼儿从"点、颜色、线"三个方面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这个游戏,大人也很喜欢玩呢!有一位叫米罗的画家,他用彩点和彩线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看!"(出示《星空》)
1、引导幼儿从"点"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米罗的画美吗?美在哪儿?"
(幼:"我看到米罗的画中有很多很多点点。""我觉得这是很多音符在手拉着手跳舞";"我觉得这是一个妙想世界";"我感觉这很象一个音乐世界,音符们在快乐地唱歌。"……)
幼:"我觉得这个大大的蓝点点象月亮,弯弯的,很美。"
幼:"我看到这块大点点,像是一只海豚,这是它的身体,这是它的尾巴。"
幼:"不是海豚,我觉得是一艘轮船。"
幼:"我感觉是一艘宇宙飞船,它要飞到外太空去,前面的点点是探照灯。"
幼:"我看到这里好多点点象动物,可是又不太像。"
幼:"好象很热闹的感觉。"
师:"你们发现很多美的点点,那作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点点又是什么意思呢?"
幼:"有的小点点旁边还有短线,象星星在发光。"
师指向月亮,"你们看,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幼:"是晚上"
幼:原来是满天闪闪发亮的星星呀!""这些星星真好看"
2、引导幼儿从"颜色"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这些星星都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和红色)
"奇怪了,大师为什么把星星画成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红的呢?"
"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黑暗的感觉)(很酷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很重的感觉)
"晚上,周围一片漆黑,光线很暗,画家是用黑色来表现黑夜。"
"那红色呢?红色是什么感觉?"(幼:很热的感觉)(红色代表白天喽)
师:"是的,画家用黑色代表地球上有黑夜,红色代表地球上的白天。米罗在用色上非常大胆,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很有想象力。"
3、引导幼儿从"线"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作品中还有各种线条又是什么意思呢?"(幼:直线、弧线、螺旋线、曲线……)
(幼:"我觉得是星星们在手牵着手快乐的唱歌。""我觉得是星星们在跳舞。""它们在跳芭蕾舞。""它们在面对面地跳舞。""我感觉它们在跳着拉丁舞。""这里有一段螺旋线,好象是在旋转的感觉。")
师:"是的,你们说得真好,这些小线条看起来真象是星星们在跳舞。你们再看看,这里有条很长很长的弧线,它在带着星星们跳什么舞?"
(幼:老师,我觉得这看起来象一条变形的鱼。""老师,我觉得这是一个头,因为这里有一只眼睛,旁边的是他的两只手。""不是,上面的那条线连起来是头,刚才那个是他的身体,手是举起来的,还有两只脚…""我发现这里的线条象是表现一头牛,它有两只角,一个大一个小,还有胖胖的身体,不过有点变形的感觉。""我感觉是一个人,他有一只大眼睛,一只小眼睛,他举起两只手,在看星星。他说,'快来看呀,这里有很多美丽的星星'。""他高兴得两只脚都翘起来,象是要跳舞的感觉。"
4、通过为作品起名字,提升幼儿的整体欣赏能力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对于这样的一幅抽象画,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很。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画中找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记忆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看到了眼睛,于是我马上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欣赏。接着巧妙的问猜猜这个人在干嘛,孩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这个人好像在看天空,因为晚上的星空是很神秘的,他也许在找哪一颗星星吧!”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孩子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他们敢说、想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点线舞会,让孩子们通过添画的形式,将点线连接出的各种图像变成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孩子们变出了兔子、狮子、刺猬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还有轮船、房子、灯、桌子等物品,这让点线舞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想这样“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创作”的美术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感悟。
2、大班音乐活动请你和我跳个舞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请你和我跳个舞》是主题我自己中"身体真有用"小主题里的一个素材点,该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活泼,适合幼儿舞蹈。首次接触邀请舞,幼儿必定在合作上会有些困难,所以我把音乐稍做了剪接,留下了两段旋律重复、工整的乐曲以便幼儿进行舞蹈。活动中我给了幼儿充分的机会自己仿编动作,培养他们大胆表现的信心,另外也设计了合作跳舞的环节,希望他们在邀请舞交换舞伴的时候能尝试着自己和同伴进行商量,养成合作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仿编舞蹈动作,尝试多人合作并交换舞伴地跳邀请舞。
2、感受和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歌曲音乐)、红绿两色即时贴若干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学唱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活动过程:
一、回忆歌曲,理解图谱--前两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还记得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演唱歌曲1遍--这首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做一件什么事情?(跳舞)--他们做了些什么动作?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出示图谱)--你们喜欢跳舞吗?跳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用开心的声音来唱一次吧!
演唱歌曲1遍--像这首歌里唱的这样邀请别人跳舞的舞蹈就叫做邀请舞。
二、仿编动作,学跳舞蹈1、分解动作--你们想不想来跳一跳这个邀请舞呢?邀请舞需要几个人跳?
--两个人跳舞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朋友邀请另外一个朋友。
--看着图谱,你觉得这个邀请舞的动作怎么跳呢?
--"你把双手拉着我"这句歌词谁先伸手呢?(邀请别人跳舞的人先伸手)--除了像图谱一样转圈,还可以怎么转圈呢?
--有没有动作是需要重复做的呢?
2、完整呈现--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跳这个邀请舞,请你和旁边的伙伴一起跳,怎么转圈,拍手,你们可以自己商量,动作要一致哦!
播放音乐幼儿舞蹈1遍--你们觉得有哪些地方是比较难跳的呢?
--"伸右脚伸左脚"的时候怎样不会出错呢?
播放音乐幼儿舞蹈1遍三、交换舞伴,合作舞蹈1、6或8人舞蹈--刚刚我们跳邀请舞的时候是固定舞伴的,其实跳邀请舞还可以交换舞伴,和不一样的伙伴一起跳哦!(出示队型图)--8个人跳的话可以怎么交换舞伴呢?
--原来需要交换站立的位置,那么谁去交换?怎么交换?哪一句歌词的时候交换比较合适呢?
--现在请你们8人为一组,找到自己的朋友,找到后到吴老师这里来拿红绿颜色的即时贴贴在身上,然后按照队型图站好,统一一下动作,试着在第二次"转个圈儿再还原"的时候交换舞伴吧!
幼儿合作商量,进行排练幼儿分组表演(有需要可再进行一次)2、集体双圈舞蹈--看,这次邀请舞要站什么队型呢?(出示双圈队型图)--谁去交换位置?往什么方向交换位置?
--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播放音乐幼儿舞蹈小结:邀请舞真有意思,今天我们是和班级里的小伙伴一起跳的,下次你也可以请别人一起跳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舞蹈活动,因此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动作的表现。活动中,我通过欣赏、表现、个别示范、集体尝试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借助歌词进行表演。由于动作的表现有歌词的.依托,因此表现难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通过对个别孩子表现力的关注,从而提升孩子表现的表情、动作的优美,同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动的亮点在于利用简单的道具(一个有颜色的记号),既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左右脚的区分,又降低了集体舞的难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和孩子产生良好的互动。集体舞的学习以孩子自主探讨为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但在这个环节,我还可以更退后一点,不要太急于抓住一个正确的答案就马上尝试,可以多听听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动是一种美育活动,教师优良的教学素养和音乐才能也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整个活动孩子情绪愉悦、积极,表现欲望非常强。
3、大班美术彩点彩线跳个舞教案反思
主题名称:玩中发现
活动名称: 彩点彩线跳个舞
授课教师:白城市明仁幼儿园 李玲玲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探讨美术大师的作品,体会大师的童心童趣。
2.尝试利用点、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画纸、卡纸、油画棒;米罗作品《星空》、展板上布置好小画框若干;录音机、音乐;袖套
活动过程:
一、画彩点和彩线
引导语:"老师准备了这么大的纸,猜猜看,我们要玩什么?"(老师在纸上画出一个点子。)
1、幼儿画彩点。(轻音乐)
(幼:我画了三角形的点点;我画了红色的大点点;我画了个长点点;我画了绿色的圆点点;我画了个小点点;我画了紫色的小点点……)
2、画彩线(轻音乐)
师:"彩点找到这么多的朋友,真开心,它们手拉着手儿跳起舞蹈" -----画彩线
(幼儿自由地画着不同颜色的各种线条,波浪线--是线条在快乐在游戏;圆弧线--是线条在跳圆圈舞;短线--是在跳交谊舞……)
师:"彩点连彩线,彩线连彩点,彩点彩线跳舞的游戏可真有趣"
二、幼儿从"点、颜色、线"三个方面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这个游戏,大人也很喜欢玩呢!有一位叫米罗的画家,他用彩点和彩线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看!"(出示《星空》)
1、引导幼儿从"点"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米罗的画美吗?美在哪儿?"
(幼:"我看到米罗的画中有很多很多点点。""我觉得这是很多音符在手拉着手跳舞";"我觉得这是一个妙想世界";"我感觉这很象一个音乐世界,音符们在快乐地唱歌。"……)
幼:"我觉得这个大大的蓝点点象月亮,弯弯的,很美。"
幼:"我看到这块大点点,像是一只海豚,这是它的身体,这是它的尾巴。"
幼:"不是海豚,我觉得是一艘轮船。"
幼:"我感觉是一艘宇宙飞船,它要飞到外太空去,前面的点点是探照灯。"
幼:"我看到这里好多点点象动物,可是又不太像。"
幼:"好象很热闹的感觉。"
师:"你们发现很多美的点点,那作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点点又是什么意思呢?"
幼:"有的小点点旁边还有短线,象星星在发光。"
师指向月亮,"你们看,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幼:"是晚上"
幼:原来是满天闪闪发亮的星星呀!""这些星星真好看"
2、引导幼儿从"颜色"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这些星星都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和红色)
"奇怪了,大师为什么把星星画成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红的呢?"
"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黑暗的感觉)(很酷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很重的感觉)
"晚上,周围一片漆黑,光线很暗,画家是用黑色来表现黑夜。"
"那红色呢?红色是什么感觉?"(幼:很热的感觉)(红色代表白天喽)
师:"是的,画家用黑色代表地球上有黑夜,红色代表地球上的白天。米罗在用色上非常大胆,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很有想象力。"
3、引导幼儿从"线"出发体会大师的作品
引导语:"作品中还有各种线条又是什么意思呢?"(幼:直线、弧线、螺旋线、曲线……)
(幼:"我觉得是星星们在手牵着手快乐的唱歌。""我觉得是星星们在跳舞。""它们在跳芭蕾舞。""它们在面对面地跳舞。""我感觉它们在跳着拉丁舞。""这里有一段螺旋线,好象是在旋转的感觉。")
师:"是的,你们说得真好,这些小线条看起来真象是星星们在跳舞。你们再看看,这里有条很长很长的弧线,它在带着星星们跳什么舞?"
(幼:老师,我觉得这看起来象一条变形的鱼。""老师,我觉得这是一个头,因为这里有一只眼睛,旁边的是他的两只手。""不是,上面的那条线连起来是头,刚才那个是他的身体,手是举起来的,还有两只脚…""我发现这里的线条象是表现一头牛,它有两只角,一个大一个小,还有胖胖的身体,不过有点变形的感觉。""我感觉是一个人,他有一只大眼睛,一只小眼睛,他举起两只手,在看星星。他说,'快来看呀,这里有很多美丽的星星'。""他高兴得两只脚都翘起来,象是要跳舞的感觉。"
4、通过为作品起名字,提升幼儿的整体欣赏能力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对于这样的一幅抽象画,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很。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画中找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记忆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看到了眼睛,于是我马上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欣赏。接着巧妙的问猜猜这个人在干嘛,孩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这个人好像在看天空,因为晚上的星空是很神秘的,他也许在找哪一颗星星吧!”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孩子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他们敢说、想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点线舞会,让孩子们通过添画的形式,将点线连接出的各种图像变成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孩子们变出了兔子、狮子、刺猬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还有轮船、房子、灯、桌子等物品,这让点线舞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想这样“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创作”的美术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感悟。
4、大班美术活动点线之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 知道粗线与细线,感受线条的流动与多变。
2. 会大胆画出不同的线条,感受线与点的对比效果。
3. 感受黑、白、红色彩搭配的简约美,体验自由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 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红方形、长方形的画纸若干 粗细黑色记号笔 水彩笔 每人一段毛线 优美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师:瞧,这是什么?这是一根细细的线,这是一根粗粗的线。线宝宝会跳好看的线条舞。
播放音乐,老师舞动手中的线,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变化。
师:看,线宝宝会跳圆圈舞、波浪舞、横线舞、竖线舞……(创意体现:线条跳舞的形式新颖特别,能抓住幼儿注意力,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幼儿观察线。)师:线宝宝跳的舞好看吗?它会跳什么舞?(幼儿回答)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各种线条。
(二)幼儿第一次作画1.示范新授师:线宝宝跳舞这么好看,小朋友想不想把线宝宝跳的舞留在画纸上?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线宝宝的舞留在画纸上。
教师播放操作视频。(创意体现:将演示过程制作成视频避免了线条无法在黑板上演示的弊端。)指导语:把线宝宝在调色盘里蘸上颜料,让线宝宝吸足颜料,接着就让线宝宝在画纸上随意地跳舞,跳长长的直线舞、弯弯的弧线舞、大大的圆圈舞……请细细的线宝宝跳一跳,再请粗粗的线宝宝跳一跳,跳完红色的,再个黑色的,小朋友你看清楚了吗?赶紧邀请你的线宝宝去跳舞吧。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邀请不同粗细的线宝宝,每种舞都要跳一跳,多跳几次。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对于这样的一幅抽象画,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很。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画中找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记忆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看到了眼睛,于是我马上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欣赏。接着巧妙的问猜猜这个人在干嘛,孩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这个人好像在看天空,因为晚上的星空是很神秘的,他也许在找哪一颗星星吧!”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孩子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他们敢说、想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点线舞会,让孩子们通过添画的形式,将点线连接出的各种图像变成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孩子们变出了兔子、狮子、刺猬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还有轮船、房子、灯、桌子等物品,这让点线舞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想这样“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创作”的美术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