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我喜欢的吉祥物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大班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我喜欢的吉祥物教案反思

时间:2022-06-03 17:33:13

大班数学我喜欢的吉祥物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大班数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大班数学我喜欢的吉祥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调查的基础上,统计、记录喜爱每种新年吉祥物的人数。

  2、巩固分类记录的方法,会用自己选择的符号记录调查的结果。

  3、能与组内的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重难点巩固分类记录的方法,会用自己选择的符号记录调查的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大的统计表格,黑板,笔。

  2、幼儿人手1张白纸,每组一张统计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1、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有什么吉祥物啊?

  2、集体讨论、确定表现吉祥物的形式,并请个别幼儿画出相应的标记。

  3、请幼儿在统计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几种吉祥物。

  4、幼儿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请在上面记录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的人数。

  2、引导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又怎样记录呢?(引导:如在相应的空格中画短线,点等。)3、请幼儿与同伴商量,将小组里每个人喜欢的吉祥物统计在1张记录单上。

  4、教师引导幼儿在统计记录单上统计、记录小组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人数。

  5、展示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的记录单,并请相应的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统计记录集体观察、发现其中统计、记录的不同方法。

  6、指导幼儿统计出本小组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并做记号。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结果:

  1、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情况及统计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在统计表格中记录每组幼儿的统计结果,统计喜欢每种吉祥物的总人数,发现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

  活动反思:

  《不一样的我》是大班主题“不一样我”中的一节科学课。这节课让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察了各种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肤色、头发等等)。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小朋友有什么细微的差异。第二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把镜子,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处,再让幼儿作记录。在做记录之前,我首先讲解了记录表的记录方法。接着,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明显特征。再做集体记录。第三环节是游戏“寻人启示”。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难点是能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从幼儿积极的讨论与回答来看,幼儿能够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从幼儿操作的情况看,记录与同伴的不同之处记录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几个不同之处外,幼儿貌似也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其他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因此,部分幼儿就对此次填表活动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觉得可能是平时让幼儿自己作统计的机会太少,幼儿很少接触到统计表,所以有的幼儿操作不是很熟练,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统计表也可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供幼儿操作。

  为了弥补在课堂上的不足,在课后我与幼儿又开展了“不一样的我”观察讨论,让幼儿真正得能够体会到自己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与物结合》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每天午睡后发午点时,我都可以听到我班小朋友的声音“1、2、3、4、5…”。是呀,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兴趣浓厚,常用数数来表达他们探究的开始。我班小朋友最近在拿午点的时候,很喜欢一边数数一边取,而且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一起数,看着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与物结合》。主要以感知5以内的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课题《幼儿探究式、教师的介入》的研究,采用教师提问、多媒体、游戏操作等方式介入,合理的开展活动,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

  2、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相应的数量的物体;

  难点: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数学操作卡《数、物拼版1、2》;

  2、数学转盘1个、神秘袋2个、托盘若干;

  3、纸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线;

  2、律动:5以内《变变变》

  3、(1)、创设环境:数字转盘放手里,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教室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并大声读出数字)

  (2)、按数取物;

  a、请出一个小朋友,教师转动几就在魔术袋里取出几个物品;

  b、游戏:《找朋友》

  请出几个小朋友拿着托盘去在教室里找出与盘子里数卡数量对应的物品;(教师弹琴余下小朋友拍手唱歌)

  4、操作蒙氏卡片《数、物拼版1、2》;(孩子自己取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转盘做游戏)

  5、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纸张作业;

  6、分组活动,完成纸张作业;

  第一组:操作《按数涂色》;

  第二组:操作《点子与数》;

  第三组:操作《按数盖印章》;

  7、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8、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3---24页得活动。

  (2)、请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纸》第2册第45---48页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我采用了走线和线上游戏(5---变变变)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都很大,在老师的引导都能自主的学习起来,有序的参加活动中(找朋友)的游戏,而且能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学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大目标1、能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3、进一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含义,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按数涂色和按数连线等操作题,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孩子的喜爱。本节课总的来说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游戏和操作的材料、作业都很受孩子的欢迎,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发现因为课程的环节多,所以上课的时间有点长,到后来孩子出现要上厕所、有点坐不住等,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要注意课程上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3、大班数学活动我喜欢的动物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们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参观,孩子们玩得很愉快。回园后,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动物。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猩猩长得和人很像?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大象跑步快吗?……于是设计了“我喜欢的动物”的活动。让孩子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再介绍给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儿也喜欢动物。让孩子知道每一个动物都非常可爱,我们要爱护所有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在变戏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图形拼贴各种常见的动物,并初步学习统计图形的数量。

  2、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行等图形若干、纸、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已有经验迁移,引发兴趣

  1、先说说幼儿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并说明理由。

  有的说喜欢猴子,有的说喜欢小鹿,有的说喜欢大象,有的说喜欢老虎,有的说喜欢孔雀,有的说喜欢......

  还有的幼儿喜欢的是动物园里没有的,象小猫小狗,小鸭小鹅......

  2、图形宝宝要来变戏法,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想一想,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

  3、幼儿相互讨论。

  (二)、幼儿拼图,师个别指导。

  提示:大胆想象,拼贴不一样的动物。

  有的拼出了小兔,有的拼出了长颈鹿,有的还拼出了小山羊...

  (三)、探讨交流

  1、说说贴了一个什么动物,用了那些图形?

  2、数数每一种图形用了几个?

  3、想想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记得快又不容易忘记?幼儿个别操作、演示

  4、全体幼儿统计图形,师个别指导。

  5、幼儿之间相互作检查。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那一种统计办法最合适。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之前在数学领域一直是我的一个弱项,因为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更严谨,也枯燥,如何让孩子很有兴趣的接受知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了,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4、大班数学我喜欢的吉祥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调查的基础上,统计、记录喜爱每种新年吉祥物的人数。

  2、巩固分类记录的方法,会用自己选择的符号记录调查的结果。

  3、能与组内的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重难点巩固分类记录的方法,会用自己选择的符号记录调查的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大的统计表格,黑板,笔。

  2、幼儿人手1张白纸,每组一张统计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1、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有什么吉祥物啊?

  2、集体讨论、确定表现吉祥物的形式,并请个别幼儿画出相应的标记。

  3、请幼儿在统计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几种吉祥物。

  4、幼儿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请在上面记录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的人数。

  2、引导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又怎样记录呢?(引导:如在相应的空格中画短线,点等。)3、请幼儿与同伴商量,将小组里每个人喜欢的吉祥物统计在1张记录单上。

  4、教师引导幼儿在统计记录单上统计、记录小组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人数。

  5、展示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的记录单,并请相应的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统计记录集体观察、发现其中统计、记录的不同方法。

  6、指导幼儿统计出本小组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并做记号。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结果:

  1、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情况及统计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在统计表格中记录每组幼儿的统计结果,统计喜欢每种吉祥物的总人数,发现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

  活动反思:

  《不一样的我》是大班主题“不一样我”中的一节科学课。这节课让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察了各种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肤色、头发等等)。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小朋友有什么细微的差异。第二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把镜子,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处,再让幼儿作记录。在做记录之前,我首先讲解了记录表的记录方法。接着,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明显特征。再做集体记录。第三环节是游戏“寻人启示”。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难点是能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从幼儿积极的讨论与回答来看,幼儿能够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从幼儿操作的情况看,记录与同伴的不同之处记录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几个不同之处外,幼儿貌似也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其他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因此,部分幼儿就对此次填表活动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觉得可能是平时让幼儿自己作统计的机会太少,幼儿很少接触到统计表,所以有的幼儿操作不是很熟练,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统计表也可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供幼儿操作。

  为了弥补在课堂上的不足,在课后我与幼儿又开展了“不一样的我”观察讨论,让幼儿真正得能够体会到自己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

5、大班数学公开课我喜欢的吉祥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调查的基础上,统计、记录喜爱每种新年吉祥物的人数。

  2、巩固分类记录的方法,会用自己选择的符号记录调查的结果。

  3、能与组内的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大的统计表格,黑板,笔。

  2、幼儿人手1张白纸,每组一张统计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1、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有什么吉祥物啊?

  2、集体讨论、确定表现吉祥物的形式,并请个别幼儿画出相应的标记。

  3、请幼儿在统计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几种吉祥物。

  4、幼儿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请在上面记录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的人数。

  2、引导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又怎样记录呢?(引导:如在相应的空格中画短线,点等。)3、请幼儿与同伴商量,将小组里每个人喜欢的吉祥物统计在1张记录单上。

  4、教师引导幼儿在统计记录单上统计、记录小组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人数。

  5、展示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的记录单,并请相应的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统计记录集体观察、发现其中统计、记录的不同方法。

  6、指导幼儿统计出本小组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并做记号。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结果:

  1、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情况及统计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师: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在统计表格中记录每组幼儿的统计结果,统计喜欢每种吉祥物的总人数,发现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之前在数学领域一直是我的一个弱项,因为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更严谨,也枯燥,如何让孩子很有兴趣的接受知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了,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推荐 买礼物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怎样二等分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数学填空题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小猴请客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球体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剪“春”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顺数与倒数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身体上的单双数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9以内的相邻数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房子里的秘密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规律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年妈妈的一家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保龄球馆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掷骰子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七只小猴在哪里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按厚薄、高矮、粗细排序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轴承的奥秘(10以内的单、双数)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最新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单双数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小熊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公开课小猪和十二只蚊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与物结合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 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 大班健康手的本领大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竹子大变身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扑克教案反思 大班陶艺多啦A梦的创想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数字创意变形画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十二生肖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