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大班教案 > 大班说课稿

大班综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反思

时间:2022-07-18 21:36:34

大班综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大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1、大班综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反思

  解读: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的画面细腻,会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更会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家的温暖。刚刚步入中班的孩子使用剪刀的机会比较少,这次的活动就以故事为主线,借助剪纸这条副线,为孩子创设剪纸的机会,在为爷爷做礼物的情景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进行剪纸创作

  3.体验剪纸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爷爷一定有办法》、剪刀、手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完整欣赏故事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约瑟的小朋友和他那位聪明的爷爷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课件,教师跟着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二、分段回忆故事(老师剪,并逐步出示在黑板上)

  (一)毯子变外套。

  教师:这位爷爷真聪明,他把废旧的东西变成了新的东西。爷爷为约瑟缝一条奇妙的毯子,后来毯子旧了,爷爷把毯子变成了什么(一件奇妙的外套)?

  咯吱咯吱剪剪剪,教师现场剪。(请幼儿观察教师是怎么剪的,剪掉哪些部分?)

  (二)外套变背心问:爷爷把外套变成了什么?一件奇妙的背心!

  背心和外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样把外套剪成背心呢,需要把哪些地方剪掉呢?

  (三)背心变手帕同样的方式讲述后几段,教师要把故事情节的要剪的都讲完剪完小结:教师:聪明的爷爷把^^^变成了^^^又变成了^^还变成了^^^,小朋友也来变一变好不好?

  三、尝试剪的方法

  1.教师教给孩子具体剪法,强调重点部份,同时把要剪的画线,示范每一步。

  教师:变魔术就要先学习本领的。

  2.剪出手帕后,教师:爷爷说,小朋友们一定比我聪明,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手帕除了变成领带还能变成什么?(鼓励幼儿想象剪出各种可能的物品。)四、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小朋友今天真能干,爷爷夸奖你们了,剪出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今后也要向爷爷学习,可以利用的东西就不要浪费了,比如废纸可以再……,废旧的瓶子……把这些东西一起给约瑟小朋友送去吧(活动结束)附:

  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还很小的时候,爷爷给他缝了一条毯子。睡在摇篮里的小约瑟,盖着爷爷缝制的这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

  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你想想,蓝颜色的领带,约瑟戴着,是怎样的一个小酷人!

  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

  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用他的咯吱咯吱的剪刀和缝进缝出的针又会给约瑟做出一样什么东西呢?

  做出了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就是用这条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

  约瑟还是长大,手帕还是变小变旧。照样的,妈妈还是没有能把手帕丢掉,结果,有办法的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蓝颜色的!

  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纽扣没有了,即使是总会有办法的爷爷,现在也不可能有办法了。

  故事写到这儿,怎么往下面写呢?现在检验想象力了。检验写一个故事,你能不能合乎情理、又是异想天开地得到一个结尾。结尾真重要。一个精彩的结尾,给了你最后的惊诧和喜悦的时候,就连同前面的故事一起,完美地搁在了你的记忆里。而结尾平庸,那么前面的精彩也会因此而黯淡,甚至让你连前面的故事一起忘记。

  约瑟没有找到纽扣。有办法的爷爷没有了办法。第二天,约瑟去上学。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还够做什么?

  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这本奇妙的书的书名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课后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着。课前我拿着这本绘本读物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先抓住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传递的情感,及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讲述,再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可是没想到有位孩子阅读过这个故事,大声叫着,一下子就把谜底揭晓了,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悄悄地告诉她,你要保密,仔细听听老师和妈妈将的故事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于是阳阳静下心来仔细听讲,其他小朋友也不再去询问她故事情节,注意力又回到老师身上。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

  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因为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上次我们听过《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也是讲爱的。”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能举一反三了。

  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绘本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根据情节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观察法、讲述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兴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1、幼儿看图进行讲述。

  2、记住故事名称。

  以谈话法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分段欣赏故事,

  1、毯子变外套。

  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

  ——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2、外套变背心。

  让幼儿猜猜爷爷会把外套变成什么。

  3、背心变领带。

  (1)让幼儿大胆想像背心可以做什么。

  (2)简单讲评幼儿的作业。

  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交流。

  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爷爷每次为约瑟做的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虽然形式不一样。就像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是裁缝,会缝衣服,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家里人对你的疼爱?你能为他们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观察故事内容图片,并学着讲述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3、大班综合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剪纸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蓝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1、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聪明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欣赏故事,逐步尝试剪纸。

  (一)毯子变外套。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演示剪外套。

  师:当约瑟还睡在摇篮里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也有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2、(在幼儿座位的后面准备剪纸工具)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

  3、将幼儿剪的外套成列在黑板上,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再次剪外套(让刚才剪外套成功的幼儿做计时员)。

  (二)外套变背心。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这次教师没有示范)

  2、幼儿将黑板上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取回剪成背心(教师指导个别剪外套不成功的幼儿)。

  3、成列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讨论最大一件背心是怎么剪的?

  教师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三)背心变领带。

  1、鼓励幼儿想象剪纸出各种可能的物品。(不揭示领带的答案)

  师: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

  2、让幼儿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

  师:怎样剪才能是大大的?强调:剪得越少越好。

  3、展示幼儿的作品。评评谁剪得最少,最漂亮。

  4、教师继续讲故事: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四)领带变纽扣。

  1、师: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

  2、激发幼儿用对称的方法,将两颗最大的纽扣。幼儿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

  3、幼儿相互之间互动比较,介绍自己是怎么剪的。

  师:你看到什么形状的纽扣?各种形状(教师没有说一定是什么形状的)。

  三、延伸

  师: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给幼儿问题(留疑): 约瑟的纽扣会落到哪去了呢?(老鼠洞)纽扣被老鼠捡出还会有什么用?引发幼儿阅读故事书的兴趣。

  师:为什么我让你们把废纸留下来,可以用这些废纸给老鼠做什么?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本文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4、大班综合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反思

  解读: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的画面细腻,会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更会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家的温暖。刚刚步入中班的孩子使用剪刀的机会比较少,这次的活动就以故事为主线,借助剪纸这条副线,为孩子创设剪纸的机会,在为爷爷做礼物的情景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进行剪纸创作

  3.体验剪纸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爷爷一定有办法》、剪刀、手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完整欣赏故事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约瑟的小朋友和他那位聪明的爷爷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课件,教师跟着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二、分段回忆故事(老师剪,并逐步出示在黑板上)

  (一)毯子变外套。

  教师:这位爷爷真聪明,他把废旧的东西变成了新的东西。爷爷为约瑟缝一条奇妙的毯子,后来毯子旧了,爷爷把毯子变成了什么(一件奇妙的外套)?

  咯吱咯吱剪剪剪,教师现场剪。(请幼儿观察教师是怎么剪的,剪掉哪些部分?)

  (二)外套变背心问:爷爷把外套变成了什么?一件奇妙的背心!

  背心和外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样把外套剪成背心呢,需要把哪些地方剪掉呢?

  (三)背心变手帕同样的方式讲述后几段,教师要把故事情节的要剪的都讲完剪完小结:教师:聪明的爷爷把^^^变成了^^^又变成了^^还变成了^^^,小朋友也来变一变好不好?

  三、尝试剪的方法

  1.教师教给孩子具体剪法,强调重点部份,同时把要剪的画线,示范每一步。

  教师:变魔术就要先学习本领的。

  2.剪出手帕后,教师:爷爷说,小朋友们一定比我聪明,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手帕除了变成领带还能变成什么?(鼓励幼儿想象剪出各种可能的物品。)四、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小朋友今天真能干,爷爷夸奖你们了,剪出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今后也要向爷爷学习,可以利用的东西就不要浪费了,比如废纸可以再……,废旧的瓶子……把这些东西一起给约瑟小朋友送去吧(活动结束)附:

  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还很小的时候,爷爷给他缝了一条毯子。睡在摇篮里的小约瑟,盖着爷爷缝制的这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

  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你想想,蓝颜色的领带,约瑟戴着,是怎样的一个小酷人!

  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

  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用他的咯吱咯吱的剪刀和缝进缝出的针又会给约瑟做出一样什么东西呢?

  做出了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就是用这条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

  约瑟还是长大,手帕还是变小变旧。照样的,妈妈还是没有能把手帕丢掉,结果,有办法的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蓝颜色的!

  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纽扣没有了,即使是总会有办法的爷爷,现在也不可能有办法了。

  故事写到这儿,怎么往下面写呢?现在检验想象力了。检验写一个故事,你能不能合乎情理、又是异想天开地得到一个结尾。结尾真重要。一个精彩的结尾,给了你最后的惊诧和喜悦的时候,就连同前面的故事一起,完美地搁在了你的记忆里。而结尾平庸,那么前面的精彩也会因此而黯淡,甚至让你连前面的故事一起忘记。

  约瑟没有找到纽扣。有办法的爷爷没有了办法。第二天,约瑟去上学。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还够做什么?

  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这本奇妙的书的书名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课后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着。课前我拿着这本绘本读物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先抓住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传递的情感,及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讲述,再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可是没想到有位孩子阅读过这个故事,大声叫着,一下子就把谜底揭晓了,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悄悄地告诉她,你要保密,仔细听听老师和妈妈将的故事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于是阳阳静下心来仔细听讲,其他小朋友也不再去询问她故事情节,注意力又回到老师身上。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

  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因为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上次我们听过《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也是讲爱的。”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能举一反三了。

  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顽皮的雨滴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安全标志 大班安全说课稿:着火了,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美丽的公鸡 大班主题说课稿:我长大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看图讲述《大象洗澡》 大班音乐说课稿:小老鼠送礼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小熊过桥 大班科学说课稿:有趣的影子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 大班科学说课稿:劳动者的工具 大班歌曲说课稿:小鸟小鸟你真好 大班舞蹈说课稿:采茶 认识水生动物_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说课 大班心理教案20篇 幼儿园养成教育教案20篇 大班家务活动教案20篇 大班民间教案20篇

最新大班说课稿 大班主题教案民族大联欢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小老鼠过河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书中的秘密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老师再见了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了不起的人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水里的动物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保护小动物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捏泥人教案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炸坦克教案

相关信息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策划 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 大班健康手的本领大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竹子大变身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扑克教案反思 大班陶艺多啦A梦的创想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数字创意变形画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有趣的十二生肖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