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红旗在哪里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红旗在哪里教案反思

时间:2022-06-02 12:42:14

小班音乐红旗在哪里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音乐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音乐红旗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筷子和红色三角形彩纸组合制作成一面小红旗。

  2.在小红旗表面贴上标语,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3.提高讲普通话的意识,体验宣传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一次性筷子、做好的小红旗一面、剪好的三角形、双面胶、“请讲普通话”标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已做好的一面小红旗,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漂亮吗?小红旗上面有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小红旗是怎么做的。

  4.它是用什么做的呀?是怎么做的呢?

  5.教师小结。

  二、制作小红旗

  1.教师简单介绍制作小红旗需要用到的材料。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小红旗的步骤,重点讲解粘贴三角形的方法。

  3.分发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制作小红旗。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指导幼儿粘贴三角形时是要沿着一次性筷子的边缘粘贴。

  6.提醒幼儿在做好的小红旗表面要贴上普通话宣传标语。

  三、宣传

  1.拍照记录幼儿的成果。

  2.引导幼儿拿小红旗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拿着小红旗向爸爸妈妈、身边的人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都学会了制作小红旗,也很乐意宣传普通话,感受到了宣传的快乐。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活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课上的氛围也还好。但是,我发现课上有很多幼儿的小红旗制作的不够美观,分析原因,是材料准备得不够完善,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此外,虽然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但是我觉得在日常活动和晨间谈话中,还需要多引导幼儿、提醒幼儿,加强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

2、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鸡小鸡在哪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初步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想象自己是不同动物形象时的动作,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用《小幼儿鸡小鸡在哪里》的音乐和幼儿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

  1.玩捉迷藏的游戏。师出示母鸡图片:母鸡可着急了,这边找,那边找,你们知道它在找什么吗?母鸡编找边喊“小鸡小鸡在哪里”,我们帮母鸡一起来找,好吗?

  2.幼儿模仿母鸡边喊边找。师出示小鸡: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找到了。

  3.幼儿扮小鸡,老师扮母鸡,一起说歌词。

  4.交换角色。

  5.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6.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7.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师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模仿小鸡的动作。(注意前后衔接)

  8.交换角色。

  9.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对唱。分小组、男女组对唱。

  三、创编歌词。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填入歌曲中,唱出来。

  2.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唱。

  3.请一幼儿看图片来问,其余幼儿回答。用对唱的方式演唱。

  活动应变与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3、小班音乐小动物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对唱式歌曲乐句的结构特点,以小铃的连续演奏表现对唱式乐句;

  2、游戏中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动物,学会师生对唱;

  3、体验对唱游戏的乐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头饰(母鸡、小鸡、猫、狗各一)

  乐器:小铃幼儿人手各一,小锣、响板、铃鼓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理解对唱式乐句结构

  1、小锣和小铃互相问好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乐器朋友,在你的小椅子下面,把它请出来,告诉我它是谁?

  小铃是你们的乐器,那我的乐器是谁?(小锣)

  来,让我的小锣向你的小铃问好吧

  师:小 铃 小 铃|你 - 好 - |

  幼:小 锣 小 锣|你 - 好 - |

  2、小锣和小铃随乐互相问好(过程同上)

  3、响板和小铃随乐互相问好

  4、铃鼓和小铃随乐互相问好

  二、欣赏舞蹈,理解对唱式歌曲的主要内容

  就在我们敲得叮叮铛铛的时候,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偷偷地溜出家门,看着看着就忘记了时间,这可急坏了它们的妈妈,让我们看看是哪个小“调皮”?

  1、说唱中,老师表演幼儿欣赏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

  (1)刚才,是谁出来找宝宝的?[鸡妈妈]

  (2)鸡妈妈一边找宝宝,一边又是怎么说的?[小鸡小鸡|在哪里-]

  (3)宝宝是怎么回答的?[叽叽叽叽|在这里-]

  3、音乐中,老师第二次表演,幼儿欣赏

  三、幼儿扮演小动物,游戏中学会师生对唱

  1、小鸡在哪里

  2、小狗在哪里

  3、小猫在哪里

  四、小猫坐火车去玩耍

  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今天的活动,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游戏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4、小班音乐水果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水果的食用方式。

  2、学习儿歌并尝试编出新句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儿歌”;《吃水果》;

  2、香蕉、甘蔗、橙子、杨桃等水果图片及各种水果实物,如香蕉、葡萄、哈密瓜、橘子、香瓜、苹果、梨、水果刀等。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水果的吃法。

  1、你们平时有吃过什么水果呢?咦!看这是什么水果呢?对了香蕉,那你们平时是怎么吃香蕉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跟大家分享下他平时是怎么吃香蕉?你们都说的很好,那我们在来看一看,那个水果宝宝也来了,哦!甘蔗宝宝也来了,那你们跟它熟悉不,平时你们是怎么吃呢?谁来表演一下,哦!你们表演的可真好哦!再来看一看杨桃宝宝也来了,那你们觉得你们吃杨桃的时候是怎么吃呢?(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吃法。)

  2、对了刚才你们都说出了你们吃你们熟悉水果的方法,那现在林老师也来吃一吃跟你们一样的水果,瞧一瞧我们用的方法一样吗?我吃起香蕉来,拿起了香蕉先把香蕉的衣服脱了起来,剥起了皮,它的衣服就脱起来了,我来吃一吃甘蔗,把甘蔗皮给啃起来,我吃起了橙子把它切一切,吃起来比较容易多,我吃起了杨桃来挤一挤多快啊!

  3、现在林老师也让你们自己来吃一吃,等下跟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感受。

  二、学一学水果的儿歌。

  1、今天林老师的大手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手指谣,我们来听一听里面有什么呢?

  2、现在也请你们能干的小手也来学一学,小手动起来,那小嘴巴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这首手指谣。

  三、编一编水果的儿歌。

  1、林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不同的水果,请你们根据你们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要用什么办法来吃这些水果。

  2、请你们你们按照吃的方法给水果宝宝进行分类。

  3、我们来表演一个小小游戏,现在请你们去找你们自己的好朋友,找好了好朋友,我们要来帮水果宝宝在起个好听的名字,进行仿编歌谣。

  四、大家一起吃水果。

  等一下林老师请你们吃水果。那在吃水果之前请你们先去洗小手,在把袖子卷起来,帮一帮林老师把水果洗干净。你们吃到有皮或者有籽的水果就把皮或者籽扔到垃圾桶。

  【活动延伸】

  美工区:提供各种水果图片,让幼儿开展涂色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5、小班音乐红旗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筷子和红色三角形彩纸组合制作成一面小红旗。

  2.在小红旗表面贴上标语,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3.提高讲普通话的意识,体验宣传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一次性筷子、做好的小红旗一面、剪好的三角形、双面胶、“请讲普通话”标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已做好的一面小红旗,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漂亮吗?小红旗上面有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小红旗是怎么做的。

  4.它是用什么做的呀?是怎么做的呢?

  5.教师小结。

  二、制作小红旗

  1.教师简单介绍制作小红旗需要用到的材料。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小红旗的步骤,重点讲解粘贴三角形的方法。

  3.分发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制作小红旗。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指导幼儿粘贴三角形时是要沿着一次性筷子的边缘粘贴。

  6.提醒幼儿在做好的小红旗表面要贴上普通话宣传标语。

  三、宣传

  1.拍照记录幼儿的成果。

  2.引导幼儿拿小红旗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拿着小红旗向爸爸妈妈、身边的人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都学会了制作小红旗,也很乐意宣传普通话,感受到了宣传的快乐。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活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课上的氛围也还好。但是,我发现课上有很多幼儿的小红旗制作的不够美观,分析原因,是材料准备得不够完善,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此外,虽然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但是我觉得在日常活动和晨间谈话中,还需要多引导幼儿、提醒幼儿,加强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推荐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20篇 小班下音乐领域教案40篇 小班音乐节奏活动教案40篇 小班音乐教案下蛋罗 小班音乐教案伞教案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走路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摸摸鼻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彼得与狼 小班音乐声音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丰收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猎人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蓝精灵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老母鸡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小花狗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怪汽车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五官歌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小娃娃教案反思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优质课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爱我你就抱抱我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两只小鸟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课猫捉老鼠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喜洋洋和灰太狼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我给花儿挠痒痒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蜜蜂做工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我爱我的幼儿园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优质课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课两只小鸟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