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音乐朋友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并注意在游戏过程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2.乐意边唱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3.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内容及教师提示进行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已学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师准备: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手拿布娃娃随音乐内容与幼儿互动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布娃娃唱歌,引导幼儿找一个朋友听指令玩游戏。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听清楚教师的指令,“碰”之后,再开始做动作,并注意碰的动作不要太用力。
3.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去与朋友碰一碰,边唱边做动作。!出自:屈老.师!
4.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在游戏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活动提示:
1.刚开始游戏时,可引导幼儿先集体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师说出,熟练后可先确定一名回答问话的人,这名幼儿会碰哪里,全体都碰哪里。
2.在音乐区角活动中可以提供此音乐,供幼儿结伴玩耍。
3.可作为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与孩子玩一些稍有难度的身体接触游戏,如:小脚碰肩膀等。
附录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个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个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动作)
游戏玩法:
两两结伴游戏。
1 ~ 8小节:一边唱歌,一边走路。
9 ~10小节:脸转向教师唱。
11~12小节:教师合唱:**碰**
13~16小节:两名幼儿将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赏”“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圆圈的动作、换朋友的动作我又是以游戏的形式在商讨中引导幼儿学习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由表现、自主创编的愿望,同时幼儿在艺术审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2、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碰一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碰”的动作,初步学唱歌曲《碰一碰》。
2、 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 《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 小兔、小熊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理解“碰”的动作
1手偶情景创设:一天小兔出来玩,遇到好朋友小熊,可高兴了,它们高兴地碰了碰肩膀。
师:小兔遇到好朋友小熊,它们很高兴地干什么啊?(肩膀碰肩膀)
小结:轻轻地碰碰肩膀。
2、拍肩,理解“碰”的动作。
师:宝宝们,伸出我们的小手,轻轻来碰碰我们的肩膀。
二、初步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名称:《碰一碰》
(2)教师示范唱。(只弹旋律,不弹伴奏)
提问:刚才宝宝们听到了什么?碰了哪里?(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3)幼儿学唱歌曲2-3遍。
幼儿学唱:宝宝,愿意和老师一起唱吗?(集体学唱两遍)
三、师幼互动游戏
(1)老师边唱歌曲边做动。(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与老师合作游戏)
师:现在老师也要找一个表现好的宝宝,和他做朋友。也来和他轻轻地碰一碰。
(2)鼓励个别幼儿找同伴一起游戏。
(3)全体幼儿到户外空地边唱歌曲边游戏。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刚入园时,他们不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还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一些缺憾,如退缩、拒绝、远离等,与同伴之间还没有达成很好的沟通。为此,我选择了了《碰一碰》这个音乐活动设计相关教案,组织教学。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现在正值小班开学初,孩子们与同伴的交往经验不足,因而,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我将该活动分成两课时完成。这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唱歌曲,理解“碰”动作,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为了更好的让孩子理解“碰”动作,我将原歌词做了适当的调整,将“鼻子碰鼻子”改成小手碰肩膀,让孩子们切身体验 “碰”动作的含义。整节活动有序的组织,孩子们情绪积极,课堂氛围轻松,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强烈,活动状态活而不乱,教学目标能够较好的完成。发现的情况有两点:主配班的配合需要加强;孩子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让活动更有效深入地开展。
3、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碰一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和节奏,乐意学唱歌曲,喜欢唱歌。
2、学玩碰一碰的音乐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3、初步尝试仿编歌曲。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根据歌词的变换进行动作的模仿。
活动难点:
能仿编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歌曲
1、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见面时都会做些什么呢?(问好、拥抱等)
2、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一对朋友见面后会怎么样呢?
二、欣赏歌曲
1、听歌曲一遍,了解歌曲名称,熟悉旋律。
2、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呢?
3、小朋友的耳朵听得可真仔细,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歌曲中的好朋友见面时是怎样问候的?
4、教师完整清唱一遍,请幼儿说一说。
三、学唱歌曲
1、跟随琴声,教师带领幼儿唱两遍。
2、教师请一名幼儿做朋友,边唱边请。
3、请每位女孩子去邀请一名男孩子做好朋友,碰一碰。
四、仿编歌曲
1、刚才我们和好朋友碰了碰鼻子,那除了可以碰鼻子,还可以碰哪里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仿编歌曲。
五、音乐游戏“碰一碰”
幼儿边唱歌边跟随音乐节奏走,找一个朋友互相碰一碰,可以变换身体的不同部位。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活动,这种活动比较能刺激幼儿的神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活动中,孩子们能在音乐声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的笑着,游戏着。要求幼儿能边唱歌边与同伴合作游戏,刚开始时幼儿只记得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记了唱歌,但是通过老师与幼儿之间的示范,这让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游戏的规则。本次活动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的,采取了边唱边与幼儿一起玩的形式,这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和动作。此外,在活动中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碰一碰”的热情,也给幼儿与幼儿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更多的朋友。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足的一点:幼儿在创编的过程中不够大胆,教师引导的不够。
4、小班音乐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身体各部位,启发幼儿能随着音乐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并初步体验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3、要求幼儿在与同伴碰一碰时要轻轻地,不推不挤。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学过歌曲《碰一碰》。
2、《碰一碰》音乐。
3、木偶小兔、小猫。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孩子们和老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老师A说:“孩子们,起床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老师A说:“孩子们,天亮了,我们一起活动一下身体吧!”
2、律动:身体各部位运动。
二、 基本部分:
1、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A师:“小朋友做的真棒,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精彩的木偶表演。(B师:春天来了,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一只小兔出门了,他想找个朋友一起玩,小兔真高兴,他边走边唱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A师:“咦?刚才小兔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碰一碰)
(1)幼儿学唱一遍
A师:“孩子们,愿意和小兔一起唱吗?”(愿意)(幼儿跟着小兔一起唱一遍)
(2)小兔示范游戏。
A师:“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认识新朋友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兔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小兔:“咦?前面有一只小猫咪,我怎样去找小猫做朋友呢?”沉思一下后说:“对了,小猫喜欢唱歌做游戏,我就唱着歌去和小猫做游戏。”唱着《碰一碰》去和小猫碰鼻子。碰完后互相说再见。)
2、观看完木偶表演后教师提问幼儿。
A师:“小朋友,小兔去郊游碰到了谁?”(小猫)
A师:“小兔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和小猫鼻子碰鼻子)
A师:“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好)那咱们邀请小兔和咱们一起做游戏吧!”(幼儿一起喊:“小兔小兔。”小兔出来。)
3、玩游戏《碰一碰》
(1)小兔讲解游戏规则后带领幼儿玩2——3遍鼻子碰鼻子。
A师:“小兔小兔,这个游戏怎么玩呀?你教教我们吧!”
小兔:“好的,我们手拉手围个圆圈吧!小朋友们,小耳朵听好了,游戏是这样做的,唱第一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心里想好要找谁,唱第二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将你的好朋友拉到中间……。”
A师:“那咱们请小兔领着咱们一块玩吧!我们给他拍手伴奏”
(2)小兔引导幼儿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后请3——4名幼儿随音乐做。
小兔:“你们都是聪明的好孩子,这个游戏除了鼻子碰鼻子以外还可以碰那里呢?”
幼儿说一个动作,就请他找一个好朋友上来示范一次。(引导幼儿说碰肩膀、额头、眼睛、脚丫、屁股、肚子、耳朵等。)
小兔:“哇!这么多地方都可以碰。那我小兔来当指挥家。音乐暂停时我说碰哪里就碰哪里。注意一定要轻轻地碰,看谁碰的快又对。”
(3)想出不同玩法,请幼儿3——5个人一组做游戏。
A师:“小兔,这个游戏刚才咱们一次找了一个好朋友,能不能一次多找几个好朋友”?(小兔:“可以呀,可以请两个、三个、四个好朋友。那就请A老师来做一遍吧!)(A老师示范后请幼儿三个或四个、五个一组做游戏)
(4)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游戏。
A师:“小朋友,你们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是):“好!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找朋友吧,想找几个就找几个,想碰哪里就碰哪里。”(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游戏。可2人,也可3人、4人、5人。)
(5)请全体幼儿随音乐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做游戏。
A师:“孩子们,看着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客人老师也想参加这个游戏,我们去找客人老师做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让我们到外面去寻找更多的新朋友吧!
活动反思: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5、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并注意在游戏过程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2.乐意边唱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3.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内容及教师提示进行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已学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师准备: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手拿布娃娃随音乐内容与幼儿互动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布娃娃唱歌,引导幼儿找一个朋友听指令玩游戏。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听清楚教师的指令,“碰”之后,再开始做动作,并注意碰的动作不要太用力。
3.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去与朋友碰一碰,边唱边做动作。
4.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在游戏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活动提示:
1.刚开始游戏时,可引导幼儿先集体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师说出,熟练后可先确定一名回答问话的人,这名幼儿会碰哪里,全体都碰哪里。
2.在音乐区角活动中可以提供此音乐,供幼儿结伴玩耍。
3.可作为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与孩子玩一些稍有难度的身体接触游戏,如:小脚碰肩膀等。
附录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个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个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动作)
游戏玩法:
两两结伴游戏。
1 ~ 8小节:一边唱歌,一边走路。
9 ~10小节:脸转向教师唱。
11~12小节:教师合唱:**碰**
13~16小节:两名幼儿将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赏”“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圆圈的动作、换朋友的动作我又是以游戏的形式在商讨中引导幼儿学习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由表现、自主创编的愿望,同时幼儿在艺术审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6、小班音乐朋友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并注意在游戏过程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2.乐意边唱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3.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内容及教师提示进行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已学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师准备: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手拿布娃娃随音乐内容与幼儿互动进行游戏。
2.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布娃娃唱歌,引导幼儿找一个朋友听指令玩游戏。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听清楚教师的指令,“碰”之后,再开始做动作,并注意碰的动作不要太用力。
3.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去与朋友碰一碰,边唱边做动作。!出自:屈老.师!
4.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在游戏中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活动提示:
1.刚开始游戏时,可引导幼儿先集体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师说出,熟练后可先确定一名回答问话的人,这名幼儿会碰哪里,全体都碰哪里。
2.在音乐区角活动中可以提供此音乐,供幼儿结伴玩耍。
3.可作为亲子游戏,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与孩子玩一些稍有难度的身体接触游戏,如:小脚碰肩膀等。
附录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个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个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动作)
游戏玩法:
两两结伴游戏。
1 ~ 8小节:一边唱歌,一边走路。
9 ~10小节:脸转向教师唱。
11~12小节:教师合唱:**碰**
13~16小节:两名幼儿将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赏”“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圆圈的动作、换朋友的动作我又是以游戏的形式在商讨中引导幼儿学习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由表现、自主创编的愿望,同时幼儿在艺术审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