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美术鸟儿乐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产生喜爱中国画的情感。
2、发展审美观察力,感受水墨画中树的墨色浓淡变化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榕树的照片,幼儿用书。
2、国画颜料、墨、毛笔、宣纸、盘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榕树的照片,了解榕树的特征。
请幼儿仔细观察照片并说一说榕树的颜色、树干的形状以及树枝的形状。
2、欣赏吴冠中的国画作品《小鸟天堂》,了解作品内容,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1)请幼儿讲一讲这幅画里的大榕树和照片中的有什么不一样?用手来画一画作品中榕树上的线条。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画中的小鸟。
提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鸟在这棵大树上? 为什么小鸟喜欢和大树在一起?
(3)引导幼儿发现并体会画面中墨色深浅的运用给作品带来的美感。
3、教师介绍国画的作画方法,幼儿尝试用毛笔蘸墨汁画小鸟。在宣纸上自由画一画。
(1)教师示范用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画画,提醒幼儿保持卫生。
(2)幼儿尝试用毛笔蘸上墨汁画小鸟。
(3)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干净。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在小鸟天堂里鸟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但很多地方乱砍伐森林是很多小鸟没有了快乐乐园,我们要做一位爱护小鸟,保护自然的小卫士,并把这个倡议告诉身边更多的人,让所有的鸟儿都能生活在鸟的乐园里。
2、中班美术活动鸟儿鸟儿满天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粘贴的技能,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协调。
2、了解鸟儿的各种各种姿势,学会粘贴。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粘贴的方法,体会共同创设教室环境的乐趣。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粘贴出各种姿势的小鸟。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蜡光纸的大小不一的半圆、三角形、圆片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动听的鸟叫声。
小朋友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们看见过小鸟吗?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
二、出示挂图:《鸟儿满天飞》。
1、你们瞧睢,这些鸟儿美吗?那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觉得小鸟美在什么地方?
2、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玩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鸟飞翔。
3、小鸟喜欢吃什么呀?(害虫)小鸟是我们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4、小朋友们,在看看小鸟是什么样子的呢?(脑袋、身体、翅膀、尾巴是像什么图形?)
三、师示范粘贴“一只鸟”。
1、师:现在我多么想有只小鸟来到我们教室里,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你们欢迎小鸟来吗?请小朋友看看教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示范:
1)一个大圆片作小鸟的头,粘上胶水贴在纸中央,用同样的方法;用半圆作小鸟胖胖的身体,先大小不一的三角形作小鸟的嘴巴,翅膀,尾巴;最后用一个小圆片作小鸟的眼睛。
2)在粘贴小鸟的各部分时,要把它们紧紧地挨挨在一起,不能分开。
3、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在教室墙壁地周围,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贴好各种不同姿势的小鸟来吧,让我们的教室到处都是美丽的小鸟。
师巡视指导,注意把身体的各部分紧挨在一起。
四、展示活动。
请小朋友到教室里参观,看看谁贴的小鸟最漂亮,你觉得它哪里漂亮呢?师给好的幼儿颁奖。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和小鸟们一起外面去玩耍吧!
活动反思:
鸟儿是孩子熟悉且喜欢的朋友,当他们看到五颜六色的鸟儿时,他们为之惊叹:哇!麻雀、老鹰、还有天鹅……尤其对它们各种飞行的姿态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观察的仔细、认真。
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幼儿掌握了鸟儿飞翔的不同形态的经验,所以整个画面特别丰富,使“鸟儿满天飞”变得更加生动。
3、中班美术活动虫虫乐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米罗作品中特有的符号及表现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话般的意境。
2.学习米罗用符号图形表现昆虫的方式,大胆运用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主题。
3.喜欢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对昆虫有一定的认真和表现经验。
2.深色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固体胶、8开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欣赏米罗的作品《昆虫的对话》,感受画面的内容与形式美。
1.播放《虫虫的乐园》,引导幼儿感受作品内容与形式美。发现米罗特有的符号和元素。
2.描述画面的内容。
3.进一步欣赏,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发现
1.欣赏其他作品,感受花架变形的独特方式,体验变形的趣味。
2.欣赏幼儿作品,发现作品中表现“虫虫乐园”的方法。
3.自由讨论:你想怎样表现虫虫的乐园。
三、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主题:“虫虫的乐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白纸上画出昆虫颜色样子,剪下后,贴在卡纸上。
3.引导幼儿在空余位置添画上其他物体,丰富画面。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虫。
2.鼓励幼儿表演昆虫的动态。
活动反思:
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幼儿在亲自作画时非常的高兴,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团结,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我认为只要一堂课满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4、中班美术活动鸟儿和云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欣赏、讨论,了解鸟的各种动态,并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动物及大自然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常见动态鸟的图片。
2、绘画工具: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绘画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一群鸟儿在天空游玩。突然,一只鸟儿说:“这里有些又大又白、到处浮动的棉花糖。”另一只鸟儿说:“不,它不是棉花糖,像是肥皂泡。”还有一些鸟儿说:“刚才看见像一座小山的东西,转眼又不见了,变成了一行行、一群群的白色东西。”……小鸟们异口同声说:“天空真好玩。”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鸟儿和云彩的特征。
——“你们猜猜,鸟儿们在天空看见的是什么?”
——“天空的云彩是怎样的?”
——“鸟儿们游玩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小结:天空的云彩变化无常,有时像座小山,有时像羽毛,有时像小猴,有时像棉花……,小鸟们看到这些情景,实在太高兴,有的张开翅膀上下飞舞,有的扭过头对小伙伴说话……。
3、幼儿按要求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画出鸟儿游玩的情景,
——鼓励幼儿画出想象中的云彩。
——启发幼儿用混涂的方法给画面涂上颜色。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出不同动态的鸟和涂云彩的方法。
4、欣赏与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独特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
——“这么多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建议
1、教师要引导幼儿去留意各种动态的鸟和多变的云。
2、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自然环境中充满着奇妙有趣的现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活动反思
鸟儿是孩子熟悉且喜欢的朋友,当他们看到五颜六色的鸟儿时,他们为之惊叹:哇!麻雀、老鹰、还有天鹅……尤其对它们各种飞行的姿态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观察的仔细、认真。
5、中班美术活动鸟儿乐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产生喜爱中国画的情感。
2、发展审美观察力,感受水墨画中树的墨色浓淡变化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榕树的照片,幼儿用书。
2、国画颜料、墨、毛笔、宣纸、盘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榕树的照片,了解榕树的特征。
请幼儿仔细观察照片并说一说榕树的颜色、树干的形状以及树枝的形状。
2、欣赏吴冠中的国画作品《小鸟天堂》,了解作品内容,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1)请幼儿讲一讲这幅画里的大榕树和照片中的有什么不一样?用手来画一画作品中榕树上的线条。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画中的小鸟。
提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鸟在这棵大树上? 为什么小鸟喜欢和大树在一起?
(3)引导幼儿发现并体会画面中墨色深浅的运用给作品带来的美感。
3、教师介绍国画的作画方法,幼儿尝试用毛笔蘸墨汁画小鸟。在宣纸上自由画一画。
(1)教师示范用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画画,提醒幼儿保持卫生。
(2)幼儿尝试用毛笔蘸上墨汁画小鸟。
(3)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干净。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在小鸟天堂里鸟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但很多地方乱砍伐森林是很多小鸟没有了快乐乐园,我们要做一位爱护小鸟,保护自然的小卫士,并把这个倡议告诉身边更多的人,让所有的鸟儿都能生活在鸟的乐园里。
6、中班美术活动绘画乐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并根据其外形特征以绘画方式绘画事物。
2、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体验绘画的乐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美术欣赏作品、水果、蔬菜、模型飞机、模型船、模型屋子、绘画用具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绘画乐园,欣赏绘画作品,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2、出示水果、蔬菜、模型等物品,引导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
3、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绘画事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内容。
6、添画活动:请幼儿邀请一位教师共同添画丰富画面内容,看谁最能干。
7、欣赏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7、中班美术熊猫乐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画纸、蜡笔。
2、教师范例。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吗?你们看它是谁啊?(教师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教师请幼儿说说熊猫的特点)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教师: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教师: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教师: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教师: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