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美术花儿真美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花儿的美。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体验玩色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花儿的能力。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花卉。
材料准备: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颜料、抹布、罩衣、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花儿的美
自由观赏,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
师:花圃里开了好多花,你可以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和朋友说说你觉得哪朵花很美。
师:比比看哪朵花高?原来花事还在花茎上的。你喜欢哪朵花?它开在哪?它的花瓣朝哪个方向?谁能找找两朵(三朵)开在一起的花。
师:小朋友们,花儿美不美呀?
师:花儿是五颜六色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花瓣朝上面有的花瓣朝旁边,有的两三朵花开在一起,都很美。
二、体验花儿的美
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现花儿盛开。
师:花儿这么美,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重点:表现花儿从发芽到开花的一系列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花儿盛开。
三、表现花儿的美
1、出示材料,讲解用法。
师:你们跳的可真好!
师:让我们请出更多的花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师:我这有许多颜料和它的材料朋友,这是莲藕、这是青菜心、这是玩具、这是橡皮泥盒、这是瓶子,你觉得哪一面漂亮,就用它印出好看的花。这是报纸,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花,怎么做呢,把它揉一揉,然后在颜料里按一按,压一压,再来一次,帮帮我,按一按,压一压,找到花茎,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开好了,再印一个,按一按,压一压。每个颜料都有它自己的材料朋友,用完了把它送回家。请谁来试试?
师:请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按一按,压一压,花儿开好了,好,它是哪个颜色就送回它的家。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表现。
师:这里的材料有很多,你们可以每个材料都去试一试,印一印,如果不小心蘸到手,就拿布把手擦干净,现在小椅子不动,请你们轻轻地走过去,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注意了,用完的材料要送回家。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在底图上“印花”,教师尊重幼儿的表现和创造。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印的情况,并适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与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
师:有的花朝上开,有的花朝下开,有的高,有的矮,还可以两朵花开在一起。
四、分享创作,自然结束
师:你们的花真美呀,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的花在哪里。你是用什么印的?
师: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指南》背景下的艺术活动,整个活动都还原到了生活。不论是选材还是材料的准备,都选择了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材是幼儿最熟悉的幼儿园的一角—花儿。材料准备有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都是幼儿身边常见的材料。在活动中幼儿对印画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好奇的是原来平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原来还可以变成一朵朵的花。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孩子自由感受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欣赏,他们时不时会互相讨论:这朵花很漂亮。我适时的抛出问题,让孩子根据我的问题去观察花的颜色、形态。这个环节孩子是完全自主、自由的,感受完了,接下来就花儿的形态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现,我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跟着我跳,所以孩子们都很放松。接下来在介绍材料时,我和孩子是有互动的,而不是都由我来讲解完成,在示范中,我采用了儿歌“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儿印好了。”帮助幼理解掌握印画技能,简单明了,幼儿在操作时口里也会轻轻念着。
在讲解过程中还含有几个隐性指导:第一,在印在“花茎上”时,我刻意用了重音,是要告诉他们花是开在花茎上的事实。第二,在示范时,我是走到颜料前去蘸颜料,而没有将颜料盘端到面前来。第三,我问孩子我印的这个材料是什么颜色,把它放回它朋友的旁边,让孩子知道哪里拿来放哪里去。
最后在活动中,我提醒幼儿能够大胆的选择不同材料,把每种材料都试一遍,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印画的技巧,孩子们也都很满足于印的这个过程,而且在取放的常规也做的相当不错。创作后的孩子,非常兴奋,很热情的拉着我找他们的花,最后再来感受花时,孩子的热情就更高了。整个活动下来,孩子完全做到了自由、自主,所有的环节都是以孩子为主动,从而达到目标。
2、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花儿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花朵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卷、搓、贴的方法装饰花朵,发展动手能力。
3、初步体验表现与合作所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花朵课件、《心灵花园》轻音乐
2、花园背景图一幅,大花朵示范作品一个,大花朵幼儿操作材料四个
3、毛根、皱纹纸若干;小鸟、蝴蝶、兔子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语言游戏,导入活动。
1、“眼睛小鸟”飞起来。
2、好朋友分享游戏。
二、播放课件,观察讲述。
看,这是哪里?花园里有什么?
向日葵——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四周有什么?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又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小结:我们刚才看到了美丽的向日葵花,很多花朵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大花园。可是有一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展示花园背景板)
三、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一)是哦,绿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
(二)讲解示范。
1、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做了一朵大大的花要送给绿绿的草地。看,我用了哪些材料?(毛根、纸头)
2、这些像棒棒糖一样的图案是怎么做的?(教师出示一个毛根制作的“螺旋形”图案给幼儿自己尝试探索,然后再示范制作的方法,幼儿集中学习)
3、花朵中还有一些漂亮的圆球,这又是怎么做的呢?(用皱纸搓成一个小圆球)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们想做一朵花打扮绿草地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咱们五人一组去试一试吧。
2、幼儿分组合作操作,老师观察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分享交流、体验情感。
1、花宝宝做好了吗?做好了就送到绿草地上去吧。我们来看看,红花宝宝是哪些小朋友做的?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打扮它的?
2、你觉得现在绿草地漂亮吗?哪里漂亮?是呀,花儿都开放了,蝴蝶拍拍翅膀飞来了、小鸟叽叽喳喳飞来了,小兔子也快快乐乐跳来了(贴上小教具),小朋友你们也想去绿草地玩一玩吗?(想)那跟老师们说再见,我们出去玩喽!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卷、搓、贴技能得到发展。尤其是江天爱小朋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性地制作花朵,且大胆、自信。
教师在此活动中能充分尊重幼儿意愿、凸显幼儿的主体位置,让孩子们自主尝试、探索,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能够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用游戏导入、图片观察、谈话讨论、合作创作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干预,不做过多要求,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再给予具体的指导。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和解决,也能做到主次分明,环节紧凑,使目标达成度高。
最后结束环节因时间因素,评价不全面,没有让每个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体验。
3、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爱喝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雨水对花儿生长的重要性。
2、会用粗线条点画雨滴,表现花儿喝水的情景。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彩笔、A4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春天雨过天晴后,花园里花儿盛开的场景图片。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漂亮的花,花园,小花、小草)2、你们喜欢这些花吗?(喜欢)
谁能说说这些花是什么样的?(漂亮,很多,很干净)
大家说的非常好,谁能告诉老师这些花为什么这么漂亮、干净呢?(因为才下过雨,把花洗的很干净啊)
2、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观察得很仔细哦。这里的花这么漂亮,是因为雨水的滋润呢!花儿跟我们一样也很喜欢喝水,只有喝饱了水,它才会长得更好,开得更漂亮哦。
二、出示教师范例画,指导幼儿作画。
1、出示原作品,指导幼儿点画雨滴。
小朋友们还记得前段时间,老师带大家到花园观察后画了很多花园里的花朵和小草吗?(记得)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小花也喝喝水,长得更漂亮呢?(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原有的作品,给自己的小花喝喝水吧。
指导幼儿正确握笔,用画笔自上而下地点画雨滴。幼儿一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小花们喝了充足的水,都长得很漂亮呢。小朋友们,也要记得多喝水哦,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壮,长得漂亮、帅气呢。
2、评比幼儿作品。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表扬能够自上而下点画雨滴的幼儿。评选出优秀作品,供幼儿相互分享交流。
3、展示作品。
把好的作品放到种植园区域,装扮区域环境。
4、“开火车”游戏结束。
小朋友们刚刚给自己花园里的花儿喝饱了水,花儿们都在愉快的生长了。那我们也“开火车”回家喝水吧,只有多喝水我们才能长得高高、壮壮的呢。“呜呜呜。。。。”开火车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设置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幼儿了解雨水对花儿生长的重要性。进而让幼儿初步具有水能够滋润万物的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水的重要性的影响。本次活动设置的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幼儿的绘画兴趣也很浓厚。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具有了多喝水,身体棒的意识。
在活动教具的准备上,我通过带幼儿到花园亲自观察,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画的花儿就具有了“生命”。孩子们对自己“栽种”的小花兴趣浓厚,都很乐意去为小花浇水。但由于我在示范的过程中没有足够强调一朵花需要很多的水,所以出现了一一对应的情景。发现之后,我及时补救,通过语言“花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水才能长得更好哦”,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了整幅作品。
4、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真美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会用手指点画,来表现不同的花朵。
2.养成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用手指点画
活动难点:
用手指点画表现不同的花朵。
活动准备:
1.自制PPT
2.《幼儿画册》
3.红、黄、绿三种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春天来啦,上次我们和姚老师一起去寻找春天,我们寻找到了什么?一起观看PPT。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老师呀也找到了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3.师总结:春天来啦,柳树发芽啦!小草从地里冒出来啦!草地上还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二、介绍手指点画的方法。
这时来了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一点也不好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
教师引导怎么给土地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1.示范:在纸上用手指蘸上绿色颜料画出小草,(从下往上)
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请你用能干的小手点出各种、花送给草地,好吗?
2.用手指蘸上一点红的或黄的颜料在草地上画上鲜花。
引导幼儿表现花的不同大小。提问:花有红有黄,有大有小,那怎么画大花,又怎么画小花呢?引导幼儿讨论。(有些花是花蕊,有些花全开了)。
三、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掌握画小草和点花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用色,丰富画面。
四、鼓励交流、体验情感
张贴幼儿作品。幼儿共同欣赏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让幼儿自评、互评。
能结合课程引导幼儿进行手指点画。
先画小草,再画小花,教师示范,重点引导幼儿用手指来表现花的五彩以及花的大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以春天为主题,同题异构,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季节的特征,从幼儿周围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中我采用幼儿活动前我们小一班一起去幼儿园寻找春天以及赏花的照片做成PPT,在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显得轻松愉快活动氛围较轻松、和谐,幼儿参与性高,这节手指点画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的不错!
而课后,园长及教研组长和各位老教师的指导,让我对这节美术课的把握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小班美术活动如果评价有了自己的理解。这节手指点画课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同时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自终都能轻松愉快的表现与创造。
5、小班美术花儿真美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花儿的美。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体验玩色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花儿的能力。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花卉。
材料准备: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颜料、抹布、罩衣、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花儿的美
自由观赏,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
师:花圃里开了好多花,你可以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和朋友说说你觉得哪朵花很美。
师:比比看哪朵花高?原来花事还在花茎上的。你喜欢哪朵花?它开在哪?它的花瓣朝哪个方向?谁能找找两朵(三朵)开在一起的花。
师:小朋友们,花儿美不美呀?
师:花儿是五颜六色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花瓣朝上面有的花瓣朝旁边,有的两三朵花开在一起,都很美。
二、体验花儿的美
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现花儿盛开。
师:花儿这么美,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重点:表现花儿从发芽到开花的一系列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花儿盛开。
三、表现花儿的美
1、出示材料,讲解用法。
师:你们跳的可真好!
师:让我们请出更多的花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师:我这有许多颜料和它的材料朋友,这是莲藕、这是青菜心、这是玩具、这是橡皮泥盒、这是瓶子,你觉得哪一面漂亮,就用它印出好看的花。这是报纸,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花,怎么做呢,把它揉一揉,然后在颜料里按一按,压一压,再来一次,帮帮我,按一按,压一压,找到花茎,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开好了,再印一个,按一按,压一压。每个颜料都有它自己的材料朋友,用完了把它送回家。请谁来试试?
师:请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按一按,压一压,花儿开好了,好,它是哪个颜色就送回它的家。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表现。
师:这里的材料有很多,你们可以每个材料都去试一试,印一印,如果不小心蘸到手,就拿布把手擦干净,现在小椅子不动,请你们轻轻地走过去,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注意了,用完的材料要送回家。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在底图上“印花”,教师尊重幼儿的表现和创造。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印的情况,并适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与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
师:有的花朝上开,有的花朝下开,有的高,有的矮,还可以两朵花开在一起。
四、分享创作,自然结束
师:你们的花真美呀,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的花在哪里。你是用什么印的?
师: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指南》背景下的艺术活动,整个活动都还原到了生活。不论是选材还是材料的准备,都选择了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材是幼儿最熟悉的幼儿园的一角—花儿。材料准备有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都是幼儿身边常见的材料。在活动中幼儿对印画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好奇的是原来平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原来还可以变成一朵朵的花。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孩子自由感受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欣赏,他们时不时会互相讨论:这朵花很漂亮。我适时的抛出问题,让孩子根据我的问题去观察花的颜色、形态。这个环节孩子是完全自主、自由的,感受完了,接下来就花儿的形态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现,我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跟着我跳,所以孩子们都很放松。接下来在介绍材料时,我和孩子是有互动的,而不是都由我来讲解完成,在示范中,我采用了儿歌“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儿印好了。”帮助幼理解掌握印画技能,简单明了,幼儿在操作时口里也会轻轻念着。
在讲解过程中还含有几个隐性指导:第一,在印在“花茎上”时,我刻意用了重音,是要告诉他们花是开在花茎上的事实。第二,在示范时,我是走到颜料前去蘸颜料,而没有将颜料盘端到面前来。第三,我问孩子我印的这个材料是什么颜色,把它放回它朋友的旁边,让孩子知道哪里拿来放哪里去。
最后在活动中,我提醒幼儿能够大胆的选择不同材料,把每种材料都试一遍,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印画的技巧,孩子们也都很满足于印的这个过程,而且在取放的常规也做的相当不错。创作后的孩子,非常兴奋,很热情的拉着我找他们的花,最后再来感受花时,孩子的热情就更高了。整个活动下来,孩子完全做到了自由、自主,所有的环节都是以孩子为主动,从而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