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音乐手腕转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基本动作《手腕转动》,学习合着音乐节拍转动手腕。
2、增强音乐节奏感。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儿童 材料 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基本动作:手腕转动
难点:能合着音乐节拍转动手腕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弹《手腕转动》的音乐,请小朋友在座位上拍手,要求一拍一次。
二、 教基本动作《手腕转动》
1、教师边哼乐曲边转动手腕。老师在干什么?老师的手指是怎么样的?手腕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学做。
2、放录音,教师示范动作三遍:高、底手转动;左右手平举转动;头上方转动。
3、放录音,教师再次示范提问:教师先拍手几下?再转动几下?分别在什么地方转动?
4、小朋友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手腕转动。
三、 分组练习。
1、分男、女进行练习。
2、个别小朋友练习。(教师纠正个别小朋友的动作)
3、集体练习。
4、在音乐声中自由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2、小班科学活动转动的乐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累关于物体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转动玩具,如风车、发条玩具、陀螺、皮球、溜溜球等。
2.可以转动的物体,如条形积木、雪花片、瓶盖等。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玩转动玩具,感受转动现象。
(1)教师出示转动玩具,并提出游戏要求。
师:玩玩具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由游戏。
幼儿自选同伴,合作操作玩具。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怎样驱使这些玩具转动。
(3)交流玩法和发现。
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刚才和同伴一起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怎么转动它们的?它们转动起来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尝试转动不同物体。
(1)幼儿尝试操作,找出让物体转动的方法。
(2)提问:你还可以让哪些物体转动起来?你是怎样让它们转动的?
3.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可以转动的物体。
(1)教师里面可以转动的物体。
提问:到周围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转动?这些物体转动起来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
(2)身体也会转动。
提问:我们的身体能转动吗?你的身体会怎么转动?
师幼共同玩游戏“身体转转转”。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孩子们整体兴趣很高,积极探索各种方法使物体转动起来,也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在讲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可能是孩子们没有积累转动的经验,因此不能和老师积极互动。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幼儿继续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会转动的物体。我想如果活动前让幼儿观察记录生活中会转动的东西,该环节可能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今后,教学活动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经验积累是否能够使本节课顺利进行、达到积极互动。在材料准备上,图片、或者教具力争达到最佳效果。
3、小班音乐手腕转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基本动作《手腕转动》,学习合着音乐节拍转动手腕。
2、增强音乐节奏感。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儿童 材料 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基本动作:手腕转动
难点:能合着音乐节拍转动手腕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弹《手腕转动》的音乐,请小朋友在座位上拍手,要求一拍一次。
二、 教基本动作《手腕转动》
1、教师边哼乐曲边转动手腕。老师在干什么?老师的手指是怎么样的?手腕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学做。
2、放录音,教师示范动作三遍:高、底手转动;左右手平举转动;头上方转动。
3、放录音,教师再次示范提问:教师先拍手几下?再转动几下?分别在什么地方转动?
4、小朋友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手腕转动。
三、 分组练习。
1、分男、女进行练习。
2、个别小朋友练习。(教师纠正个别小朋友的动作)
3、集体练习。
4、在音乐声中自由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4、小班音乐活动手腕转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学习有节奏的左手腕转动的动作。
2.在教师语言提示下,学习手腕由内向外翻转,并创编不同方位的手腕转动的动作。
3.在边做手腕转动边做踏点步的舞蹈动作时,注意调整自己与同伴的距离,避免碰撞他人。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新疆帽一顶。
2.录音机,《娃哈哈》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学习手腕转动。
(1)教师(头戴新疆帽):今天我要为你们跳一段新疆舞,请小朋友注意看我手上作了什么样的动作?在我表演的时候,请小朋友为我拍手伴奏好吗?
(2)教师跟随音乐表演,突出手腕转动的动作。幼儿观察教师动作,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作要点。
教师:请你们说说,我跳新疆舞时手腕是怎样动的?你们做给我看看!
(3)教师归纳幼儿的回答,并以游戏的方式示范手腕转动的动作。
教师:我们用手心当镜子,并自己照一照,再转过去给别人照一照。注意手心有里向外翻出去。
(4)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完整地做手腕转动。教师可用照镜子的游戏语言提示幼儿。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手腕转动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做不同方向手腕转动的动作。
教师:我们除了可以在胸前做手腕转动,还可以在什么位置上做手腕转动呢?
(2)教师不断反馈幼儿创编的动作,并及时带幼儿集体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小朋友创编的动作。
3.引导幼儿将踏点步与手腕转动结合起来。
(1)幼儿起立,教师边唱曲谱边带幼儿做踏点步和手挽转动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时时把手腕转动和踏点步结合起来做。踏步的时候拍手,点步的时候手腕转动。
(2)幼儿散点站位,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便踏点步边做手腕转动。
(3)教师检验幼儿是否有意识的调整了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5、小班主题小狗乖乖小班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