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小羊过桥教案反思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小羊过桥教案反思

时间:2022-05-11 20:27:12

小班社会小羊过桥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社会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社会小羊过桥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惯,家人比较迁就,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为中心,缺乏互相谦让、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与人相处、协商、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小羊过桥》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幼儿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幼儿能从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什么?

  4、小结:小白和小黑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进河里了。所以平时小朋友要做到互相谦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2、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羊过生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体验同伴间的友爱之情。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羊头饰一个、小猫、小鸡、小鸭、小花猫的头饰;录音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 激趣引题

  今天小羊过生日,它会请哪些小动物来和它一起过生日呢?我们一起来听歌曲《小羊过生日》。

  二、 学唱歌曲

  1、 听音乐开着小气车来到小羊家。

  2、 祝贺小羊生日快乐,为小羊唱生日歌。

  3、 小羊还邀请了很多小动物。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演唱,引出歌曲内容。

  提问:小羊还邀请了谁参加生日晚会?

  它们分别怎样祝贺小羊的,请你学一学。

  三、表演歌曲

  请幼儿自由选择当一种动物,戴好头饰,边唱边围坐向小羊问好。

  四、改编歌词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一开始,听说要给小羊过生日,孩子们的兴趣即刻被调动起来了,活动的气氛非常好。由于这首歌曲旋律平和、简单、富有情趣,幼儿很容易掌握。当我在幼儿学唱的过程中,逐个出示不同的小动物,许多幼儿能改编歌词进行演唱。这时,我顺势推出本月生日的孩子“闻韬”,孩子们都很惊喜。于是,我就说:“刚才小动物们给小羊庆祝生日,现在我们也给闻韬庆祝生日好吗?那怎么庆祝呢?”孩子们纷纷开始尝试改编歌词,有的孩子非常兴奋,在改编动物叫声部分怪叫,这恰恰是改编的难点,现场的气氛很乱。如何化解这一难点,这时,我就问闻韬是否喜欢这样的祝福,他摇摇头,孩子们随即安静了下来。于是,我适时地引导他们进行改编,有的孩子说可以把动物叫声部分改成“生日好、闻韬好……”,整个活动轻松、自然、愉快,尤其是闻韬笑得合不拢嘴了,开心的不得了。

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动物过桥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无论什么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及爱护,所以我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多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或拿一些动物的模型、玩具来介绍,并进行一系列的《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让他们逐渐对小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儿歌学习活动,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准确的说出动物的名称及过桥的样子。

  3、 尝试仿编短句“XX过桥XX”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幼儿能完整的读出儿歌,并能参与创编。

  活动准备

  图片、碟机

  道具:螃蟹玩具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故事导入。

  2、 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欣赏,教师帮助理解。

  3、 教师提问,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4、 朗读儿歌。

  5、 仿编短句:“XX过桥XX”,阻止幼儿讨论创编小动物过桥的动作。

  6、 出示道具“小螃蟹” 请幼儿说说小朋友过桥的样子。

  7、 教师请个别幼儿将自己仿编的短句及动作表演出来。

  延伸活动:教师将幼儿仿编的短句以图文的对应的形式写在纸上,然后贴出来,在早阅的时候可以请幼儿再来表演。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导入很感兴趣,可是在仿编短句和表演时“冷场”了孩子不太善于表述和表演,若是在故事导入时请幼儿集体出来表演。先活跃下气氛,可能效果会好很多。

4、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熊过桥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较喜欢参加户外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朋友。

  3.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重点难点

  1.掌握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平衡木 小熊头饰 报纸球。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讲述故事,朗诵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告诉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励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利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 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使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锻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根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准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热情。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准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握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朋友情绪更加兴奋,活跃,在愉快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5、小班社会小羊过桥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惯,家人比较迁就,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为中心,缺乏互相谦让、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与人相处、协商、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小羊过桥》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幼儿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幼儿能从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什么?

  4、小结:小白和小黑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进河里了。所以平时小朋友要做到互相谦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6、小班游戏解救小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四肢灵活地连续钻圈,发展幼儿身体的灵活性。

  2.初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宽敞、平坦的场地2.塑料圈若干(充当救生圈,幼儿每人2个)3.自制小羊贴画若干(幼儿每人3-4张)。

  4.纸箱(充当铁笼)1个

  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走到场地四周站好。

  教师进行游戏导入:有许多"小羊"被"大灰狼"抓进"狼堡",关到"铁笼"中了,我们的身体要套过"救生圈",把"小羊"们解救出来。

  教师请幼儿自选一组"救生圈",在圈后站好。

  教师发出"出发"的口令,幼儿双脚跳进第一个"救生圈",双手拿"救生圈",从下至上套过身体钻出来,将"救生圈"放回原处,再跳到下一个"救生"中……连续套过2个"救生圈",跑到"狼堡"的"铁笼"(纸箱)上摘下小羊贴画,贴在身上,从原路返回。后面的幼儿依此进行。

  游戏可反复进行2-3次。

  游戏规则:

  1.听到教师"出发"的口令后才能跳入"救生圈"中。

  2.后面的幼儿要等前面的幼儿把最后一个"救生圈"放到地面后,才可以跳进去。

  3.双脚跳进圈中,由下至上套过身体钻出"救生圈"。

  4.要将套过的"救生圈"放回原处。

  5.拿到小羊贴画后要原路返回。

  指导建议:

  1.此游戏适宜在宽阔、平坦的软地面上进行。

  2.塑料圈的大小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进行调整,也可以有目的地投放大小不同的塑料圈让幼儿选择和练习。

  3.塑料圈的数量可以根据幼儿能力进行增减,可以提供每组不同数量的塑料圈,也可在每次游戏后由教师进行了调整。

  4,游戏角色可根据幼儿园情况进行更换。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推荐 幼儿园小班社会: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小班社会教案:多嘴的八哥鸟 小班社会教案:小熊讲理啦 幼儿园小班生活:我学会穿鞋子了 小班社会教案:带着娃娃出去玩 幼儿园小班社会: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小熊的水果 小班社会教案:学做小主人 小班社会教案:看谁认得快 小班社会教案:大家一起玩 小班社会教案:我们长大了 小班社会教案:我会穿脱鞋袜 幼儿园小班社会:冬天不怕冷 小班社会教案:好宝宝有礼貌 社会小班教案20篇 小班社会文化教案20篇 小班关于秋天社会教案20篇简单 社会教案小班100篇

最新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大家来排队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宝宝要睡觉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动物模仿操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亲亲小动物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泡泡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快乐小螃蟹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礼貌小天使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小狗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排队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超市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