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一样多教案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一样多教案

时间:2022-06-04 09:45:07

小班数学教案一样多教案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数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数学教案一样多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辨别两样物品数量是否一样多。

  2.对数学产生探索欲望。

  3.能搞听懂老师简单的指令跟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操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难点:会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3各两张 鱼、胡萝卜、肉骨头卡片若干 一只小猫、两只小白兔、三只小狗带插条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上午好,我今天好开心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跟客人老师问好吧!(客人老师好!)哇,小朋友们真棒,我喜欢XXX,你们看坐得真好,喜欢XXX,坐得真精神。我今天还邀请了一些动物朋友来我们班,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想!) 一会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敲门声)

  师: 哦,来客人了,我们一起打开门(开门动作)是谁来了? (小猫) 来了几只小猫啊? (一只) 一只小猫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小猫玩了一会,肚子好饿哦,好,请他吃条鱼吧,我请小猫吃一条鱼用数字“1”来表示,一只小猫吃一条鱼吃得好饱哦。咦,你们看,这是什么数字? (1) 这是什么数字? (1) 这个数字“1”和这个数字“1”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一只小猫和一条小鱼的数量一样多。

  (敲门声)

  师: 又有动物朋友来了,一起打开门,看看是谁来了? (小白兔) 来了几只小白兔啊? (2只) 两只小白兔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 ,小白兔也想吃东西呢,请他们吃胡萝卜吧。给这只小白兔一根,给这只小白兔一根。一只小白兔吃了一根胡萝卜,两只小白兔吃了几根胡萝卜? (2根)两只小白兔吃了两根胡萝卜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发现什么了吗?这个数字几? (2) 这个数字几? (2)这个数字“2”和这个数字“2”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两只小白兔和两根胡萝卜的数量一样多 。

  (敲门声)

  师:又有动物朋友来了哦?小朋友打开门,看看,谁来了?(小狗) 来了几只小狗? (3只) ,三只小狗用数字“3”来表示。我们请小狗吃肉骨头吧,请他吃一根,请他吃一根,他也吃一根。小狗也吃饱了,三只小狗吃了几根肉骨头 ?(3根)三根骨头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数字“3”和数字“3”是一样的,我们说三只小狗和三根肉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二、幼儿操作

  那边有很多的动物朋友想请小朋友们喂他们吃东西,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一会听到音乐轻轻的走到自己的桌子旁边和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喂小动物吃东西,不用搬椅子。喂完后,请你们听到音乐又轻轻地走到半圆座位坐好。

  (音乐~)到桌旁,幼儿操作中

  (音乐~)回座位

  三、巩固认识

  师:哇,小朋友把动物朋友都喂得饱饱的,下面我来问问小朋友你喂谁吃东西了?你发现什么了?(XXX和XXX一样多)真棒!

  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吧!走喽~小猫再见,小白兔再见,小狗再见!

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样多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辨别两样物品数量是否一样多。

  2.对数学产生探索欲望。

  3.能搞听懂老师简单的指令跟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操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难点:会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3各两张 鱼、胡萝卜、肉骨头卡片若干 一只小猫、两只小白兔、三只小狗带插条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上午好,我今天好开心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跟客人老师问好吧!(客人老师好!)哇,小朋友们真棒,我喜欢XXX,你们看坐得真好,喜欢XXX,坐得真精神。我今天还邀请了一些动物朋友来我们班,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想!) 一会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敲门声)

  师: 哦,来客人了,我们一起打开门(开门动作)是谁来了? (小猫) 来了几只小猫啊? (一只) 一只小猫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小猫玩了一会,肚子好饿哦,好,请他吃条鱼吧,我请小猫吃一条鱼用数字“1”来表示,一只小猫吃一条鱼吃得好饱哦。咦,你们看,这是什么数字? (1) 这是什么数字? (1) 这个数字“1”和这个数字“1”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一只小猫和一条小鱼的数量一样多。

  (敲门声)

  师: 又有动物朋友来了,一起打开门,看看是谁来了? (小白兔) 来了几只小白兔啊? (2只) 两只小白兔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 ,小白兔也想吃东西呢,请他们吃胡萝卜吧。给这只小白兔一根,给这只小白兔一根。一只小白兔吃了一根胡萝卜,两只小白兔吃了几根胡萝卜? (2根)两只小白兔吃了两根胡萝卜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发现什么了吗?这个数字几? (2) 这个数字几? (2)这个数字“2”和这个数字“2”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两只小白兔和两根胡萝卜的数量一样多 。

  (敲门声)

  师:又有动物朋友来了哦?小朋友打开门,看看,谁来了?(小狗) 来了几只小狗? (3只) ,三只小狗用数字“3”来表示。我们请小狗吃肉骨头吧,请他吃一根,请他吃一根,他也吃一根。小狗也吃饱了,三只小狗吃了几根肉骨头 ?(3根)三根骨头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数字“3”和数字“3”是一样的,我们说三只小狗和三根肉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二、幼儿操作

  那边有很多的动物朋友想请小朋友们喂他们吃东西,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一会听到音乐轻轻的走到自己的桌子旁边和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喂小动物吃东西,不用搬椅子。喂完后,请你们听到音乐又轻轻地走到半圆座位坐好。

  (音乐~)到桌旁,幼儿操作中

  (音乐~)回座位

  三、巩固认识

  师:哇,小朋友把动物朋友都喂得饱饱的,下面我来问问小朋友你喂谁吃东西了?你发现什么了?(XXX和XXX一样多)真棒!

  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吧!走喽~小猫再见,小白兔再见,小狗再见!

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一样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 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 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 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4、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得一样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据皮亚杰的智力阶段性发展理论,小班幼儿属于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是由直观性向表象性发展,因此在活动中应以操作活动为主。同时,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本次活动幼儿在操作熟悉的生活化材料过程中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或减去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想办法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大象、木头、香蕉、万通板。

  2、学具:插孔串珠、对比卡、泡沫板插花、大象运木头的图片、塑料筐8个(内装塑料穿线动物)、花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题激趣。

  1、大象运木头(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

  我是大象运输队的队长,我们队里的大象力气大,可能干呢!今天接到通知,要我们去运木头。

  (1)出示木头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3堆木头)

  (2)我们队里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大象,幼儿边看边点数,并说出总数。(4头大象)

  (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木头少,大象多,少几堆?

  (4)有一头大象没有木头运,怎样才能使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添加的方法使得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

  (5)师小结。

  2、大象运香蕉(感知4和5的数量关系)。

  大象运输队又接到通知,要到香蕉园里运香蕉。

  (1)出示5筐香蕉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这次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4头大象,幼儿边看边数,并说出总数。

  (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香蕉多,大象少,少几头?

  (4)还剩一筐香蕉没能运走,怎样才能使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

  (5)小结。

  二、以“赠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并会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

  (1)大象爱劳动,又很能干,小朋友制作了许多礼品要送给大象,大象不会数数,它想知道两组小朋友制作的礼物哪一组多哪一组少,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数数吗?

  (2)教师提供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操作时应将材料摆放两组进行比较,哪一组多哪一组少。幼儿分组操作练习(第一组:对比卡;第二组:图片;第三组:串珠;第四组:插花;第五组:穿线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操作结果。请幼儿交流两组礼品进行比较的结果,哪一组多哪一组少。

  (4)小结。

  2、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大象想让两组礼品变得一样多,你们有办法吗?

  (2)幼儿操作,想办法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3)分享操作结果。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使两组物品变得一样多。

  (4)小结。

  活动延伸:

  玩“比一比抓多少”游戏。

  师提供花片,介绍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先抓一把,摆一摆,数一数;另一个再抓一把,对应摆一摆,数一数;谁多,谁少?想办法使得两组的花片数量一样多。

  活动反思:

  一、选材来源于生活。

  注重挖掘生活中的寻常事和平常物,如运木头和赠送礼物等活动。

  二、目标制定合理。

  该活动目标制定能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促进幼儿发展。

  三、教学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整个活动以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从让幼儿感知5以内数的数量关系到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通过添上或减少的方法使两组数量变得一样多,每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四、教学方法灵活,师幼互动积极、有效。

  在教学活动中,不论是集中活动还是分组操作、游戏,教师通过多通道让幼儿来感知、体验和实践。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活动,情绪愉快,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活动中,幼儿乐于参与,教师亲和力较强,师幼融为一体,互动积极,体现了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五、教具简单、方便、实用。

  如,对比卡、图片、串珠、插花、穿线动物等都利用了废旧物品,如泡沫、空塑料笔芯、废旧的塑料花、可乐瓶也被老师们当作宝贝收藏了起来,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5、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两组物体能够比较并能探索出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比较物体多少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探索出使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塑胶垫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块),碟、叉等食物若干份,记录卡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找坐垫”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比较物体多少的兴趣。

  1、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找一块坐垫,来跟老师做游戏。” 让小朋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小朋友多,坐垫少)。

  2、集体讨论“如何才能使小朋友人数和坐垫一样多?”

  二、分组活动,运用重叠、并置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比较餐具的多少。

  三、小结

  引导幼儿小结如何令“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多种方法。

  活动分析:

  这一节课的数学是针对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爱动,爱玩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有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数学过程中,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贯穿活动的始末,幼儿在游戏中兴高采烈地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及其变化,同时从不同学习层次的需要出发,用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让他们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推荐 变魔术(“1”和“许多”)_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设计 小鸡作客_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我的朋友_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兔拔萝卜_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计算活动_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20篇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20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小班下册数学活动教案40篇 小班数学饼干店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拣皮球 小班数学修路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大小比较教案 小班数学做客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开心果果 小班数学小鸡作客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

最新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感知“1”和“许多”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串串香(按规律排列)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认识5以内数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玩筷子(配对和分类)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蝴蝶找花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4的形成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认识数字123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小班美术好吃的饼干教案反思 小班社会路边的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夏天蛤蟆吃西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