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美术教案花儿朵朵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团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2、通过印画,体验玩色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花田 1.雏菊4 野花4
2、报纸印团,画纸,颜料,小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童趣的口吻:勤劳的小熊在花园里种了很多的花,现在花园里的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教师:请小朋友上车了,我们去小熊的花园喽!
好的,请小朋友下车吧,花园到了。
二、欣赏漂亮的花
1.请下朋友看看,有哪些颜色的花朵?
2.小熊的花园漂亮吗?
你们想不想种一些漂亮的花呢?
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想种什么颜色的花呀?
(请幼儿说一说。)
三、教师示范
教师:我也想有一个漂亮的花园,我喜欢红颜色的花,喜欢黄颜色的花。
1.我先种红颜色的花儿
教师边说边用纸团蘸上红颜料,在纸上印出一朵红花。
教师以喜悦的口吻:红花真漂亮呀,再种一朵。
好的,红花种好了。
(教师边说边把蘸有红颜料的纸团放在控盘里。)
2.我再种黄颜色的花儿
教师以同样的方法演示花黄花。
3.教师:我的花园漂亮吗?你们想来试试吗?
四、幼儿创作
幼儿自主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
教师:请你来说说你花园里有什么养的花呀?
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花儿朵朵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花儿的美。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体验玩色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花卉。
材料准备: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颜料、抹布、罩衣、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花儿的美
自由观赏,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
师:花圃里开了好多花,你可以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和朋友说说你觉得哪朵花很美。
师:比比看哪朵花高?原来花事还在花茎上的。你喜欢哪朵花?它开在哪?它的花瓣朝哪个方向?谁能找找两朵(三朵)开在一起的花。
师:小朋友们,花儿美不美呀?
师:花儿是五颜六色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花瓣朝上面有的花瓣朝旁边,有的两三朵花开在一起,都很美。
二、体验花儿的美
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现花儿盛开。
师:花儿这么美,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重点:表现花儿从发芽到开花的一系列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花儿盛开。
三、表现花儿的美
1、出示材料,讲解用法。
师:你们跳的可真好!
师:让我们请出更多的花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师:我这有许多颜料和它的材料朋友,这是莲藕、这是青菜心、这是玩具、这是橡皮泥盒、这是瓶子,你觉得哪一面漂亮,就用它印出好看的花。这是报纸,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花,怎么做呢,把它揉一揉,然后在颜料里按一按,压一压,再来一次,帮帮我,按一按,压一压,找到花茎,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开好了,再印一个,按一按,压一压。每个颜料都有它自己的材料朋友,用完了把它送回家。请谁来试试?
师:请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按一按,压一压,花儿开好了,好,它是哪个颜色就送回它的家。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表现。
师:这里的材料有很多,你们可以每个材料都去试一试,印一印,如果不小心蘸到手,就拿布把手擦干净,现在小椅子不动,请你们轻轻地走过去,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注意了,用完的材料要送回家。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在底图上“印花”,教师尊重幼儿的表现和创造。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印的情况,并适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与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
师:有的花朝上开,有的花朝下开,有的高,有的矮,还可以两朵花开在一起。
四、分享创作,自然结束
师:你们的花真美呀,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的花在哪里。你是用什么印的?
师: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指南》背景下的艺术活动,整个活动都还原到了生活。不论是选材还是材料的准备,都选择了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材是幼儿最熟悉的幼儿园的一角—花儿。材料准备有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都是幼儿身边常见的材料。在活动中幼儿对印画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好奇的是原来平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原来还可以变成一朵朵的花。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孩子自由感受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欣赏,他们时不时会互相讨论:这朵花很漂亮。我适时的抛出问题,让孩子根据我的问题去观察花的颜色、形态。这个环节孩子是完全自主、自由的,感受完了,接下来就花儿的形态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现,我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跟着我跳,所以孩子们都很放松。接下来在介绍材料时,我和孩子是有互动的,而不是都由我来讲解完成,在示范中,我采用了儿歌“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儿印好了。”帮助幼理解掌握印画技能,简单明了,幼儿在操作时口里也会轻轻念着。
在讲解过程中还含有几个隐性指导:第一,在印在“花茎上”时,我刻意用了重音,是要告诉他们花是开在花茎上的事实。第二,在示范时,我是走到颜料前去蘸颜料,而没有将颜料盘端到面前来。第三,我问孩子我印的这个材料是什么颜色,把它放回它朋友的旁边,让孩子知道哪里拿来放哪里去。
最后在活动中,我提醒幼儿能够大胆的选择不同材料,把每种材料都试一遍,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印画的技巧,孩子们也都很满足于印的这个过程,而且在取放的常规也做的相当不错。创作后的孩子,非常兴奋,很热情的拉着我找他们的花,最后再来感受花时,孩子的热情就更高了。整个活动下来,孩子完全做到了自由、自主,所有的环节都是以孩子为主动,从而达到目标。
3.小班美术花儿朵朵开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使用剪刀的方法还不太正确,我尝试用儿歌、游戏化语言的这种方式,教拿剪刀的方法,并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戏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
(五)花儿朵朵开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折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儿已经能够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础上,创造镂空的图案。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要对幼儿的作品更多的是给予鼓励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小班美术活动花儿朵朵开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使用剪刀的方法还不太正确,我尝试用儿歌、游戏化语言的这种方式,教拿剪刀的方法,并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
(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戏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
(五)花儿朵朵开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能够从孩子们身上反馈到或多或少的信息。虽然这是孩子们从未接触的艺术形式,但整个过程都是在盲目的探索中的,每段盲目的探索都会有一个劳动成果的出现,而每个劳动成果的出现最终都会促进教师各方面不同水平的提升。
5.小班美术花儿朵朵开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春天里,我带孩子们去后花园散步时,发现孩子对于花园里美丽的花特别感兴趣,无疑“花儿朵朵开”这节美工活动的设计贴合了孩子们当前的兴趣,同时结合民间艺术的园本课程特色,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不够、使用剪刀的方法还不太正确的实际水平,我尝试设计儿歌、游戏化语言的方式,引导孩子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
活动目标:
1、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初步学习剪弧线。
2、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彩色美工纸若干。
2、花园背景。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漂亮的纸宝宝,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
“它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背上),这会儿它又变成了什么?”(启发孩子自由想象)
“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初步练习沿轮廓线剪弧线: “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找找找找找,找到美丽的小山坡。小剪刀爬山喽!咔嚓——咔嚓——爬呀爬……小剪刀爬完山坡,纸宝宝变出了什么?”(花瓣)教师示范剪画好弧线的正方形纸。
小朋友想不想来和小剪刀一起变魔术,变出美丽的小花瓣来?激发孩子操作的欲望。
刚才小剪刀是怎么变的?(幼儿空手练习)
在空手练习的基础上,练习沿轮廓线剪弧线(花瓣)。
指导先剪好的小朋友可以把花瓣贴在胸前,说说自己剪得是什么颜色花瓣,还可以去找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朋友。
3、进一步提高剪弧线的技能:小朋友都剪出了漂亮的小花瓣宝宝,那小朋友想不想把纸宝宝变出更漂亮的花朵妈妈?
教师示范: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那小山坡在哪里呢?小方形跳个舞转个圈(开口朝上),找到小方形的嘴巴就找到了山坡的山顶,小剪刀又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小山坡爬完了,我们就能看到美丽的花儿开放了。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鼓励能力强的小朋友自己折剪花朵,能力弱的可以在画好小山坡的基础上剪。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花儿朵朵开
1、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小花园里,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漂亮吧。
2、幼儿动手操作。
3、欣赏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直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活动的本身——剪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加之教师利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儿歌,示范、提示正确的使用剪刀的方法,孩子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无疑,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剪纸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与提高。
6.小班主题花儿朵朵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花儿的美。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体验玩色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花卉。
材料准备: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颜料、抹布、罩衣、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花儿的美
自由观赏,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
师:花圃里开了好多花,你可以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和朋友说说你觉得哪朵花很美。
师:比比看哪朵花高?原来花事还在花茎上的。你喜欢哪朵花?它开在哪?它的花瓣朝哪个方向?谁能找找两朵(三朵)开在一起的花。
师:小朋友们,花儿美不美呀?
师:花儿是五颜六色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花瓣朝上面有的花瓣朝旁边,有的两三朵花开在一起,都很美。
二、体验花儿的美
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现花儿盛开。
师:花儿这么美,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重点:表现花儿从发芽到开花的一系列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花儿盛开。
三、表现花儿的美
1、出示材料,讲解用法。
师:你们跳的可真好!
师:让我们请出更多的花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师:我这有许多颜料和它的材料朋友,这是莲藕、这是青菜心、这是玩具、这是橡皮泥盒、这是瓶子,你觉得哪一面漂亮,就用它印出好看的花。这是报纸,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花,怎么做呢,把它揉一揉,然后在颜料里按一按,压一压,再来一次,帮帮我,按一按,压一压,找到花茎,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开好了,再印一个,按一按,压一压。每个颜料都有它自己的材料朋友,用完了把它送回家。请谁来试试?
师:请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按一按,压一压,花儿开好了,好,它是哪个颜色就送回它的家。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表现。
师:这里的材料有很多,你们可以每个材料都去试一试,印一印,如果不小心蘸到手,就拿布把手擦干净,现在小椅子不动,请你们轻轻地走过去,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注意了,用完的材料要送回家。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在底图上“印花”,教师尊重幼儿的表现和创造。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印的情况,并适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与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
师:有的花朝上开,有的花朝下开,有的高,有的矮,还可以两朵花开在一起。
四、分享创作,自然结束
师:你们的花真美呀,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的花在哪里。你是用什么印的?
师:我们和花儿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指南》背景下的艺术活动,整个活动都还原到了生活。不论是选材还是材料的准备,都选择了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材是幼儿最熟悉的幼儿园的一角—花儿。材料准备有莲藕、青菜心、报纸、玩具、橡皮泥盒都是幼儿身边常见的材料。在活动中幼儿对印画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好奇的是原来平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原来还可以变成一朵朵的花。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孩子自由感受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欣赏,他们时不时会互相讨论:这朵花很漂亮。我适时的抛出问题,让孩子根据我的问题去观察花的颜色、形态。这个环节孩子是完全自主、自由的,感受完了,接下来就花儿的形态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现,我没有规定孩子一定要跟着我跳,所以孩子们都很放松。接下来在介绍材料时,我和孩子是有互动的,而不是都由我来讲解完成,在示范中,我采用了儿歌“按一按、压一压,我的花儿印好了。”帮助幼理解掌握印画技能,简单明了,幼儿在操作时口里也会轻轻念着。
在讲解过程中还含有几个隐性指导:第一,在印在“花茎上”时,我刻意用了重音,是要告诉他们花是开在花茎上的事实。第二,在示范时,我是走到颜料前去蘸颜料,而没有将颜料盘端到面前来。第三,我问孩子我印的这个材料是什么颜色,把它放回它朋友的旁边,让孩子知道哪里拿来放哪里去。
最后在活动中,我提醒幼儿能够大胆的选择不同材料,把每种材料都试一遍,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印画的技巧,孩子们也都很满足于印的这个过程,而且在取放的常规也做的相当不错。创作后的孩子,非常兴奋,很热情的拉着我找他们的花,最后再来感受花时,孩子的热情就更高了。整个活动下来,孩子完全做到了自由、自主,所有的环节都是以孩子为主动,从而达到目标。
7.小班美术花儿朵朵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团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2、通过印画,体验玩色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花田 1.雏菊4 野花4
2、报纸印团,画纸,颜料,小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童趣的口吻:勤劳的小熊在花园里种了很多的花,现在花园里的花都开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教师:请小朋友上车了,我们去小熊的花园喽!
好的,请小朋友下车吧,花园到了。
二、欣赏漂亮的花
1.请下朋友看看,有哪些颜色的花朵?
2.小熊的花园漂亮吗?
你们想不想种一些漂亮的花呢?
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想种什么颜色的花呀?
(请幼儿说一说。)
三、教师示范
教师:我也想有一个漂亮的花园,我喜欢红颜色的花,喜欢黄颜色的花。
1.我先种红颜色的花儿
教师边说边用纸团蘸上红颜料,在纸上印出一朵红花。
教师以喜悦的口吻:红花真漂亮呀,再种一朵。
好的,红花种好了。
(教师边说边把蘸有红颜料的纸团放在控盘里。)
2.我再种黄颜色的花儿
教师以同样的方法演示花黄花。
3.教师:我的花园漂亮吗?你们想来试试吗?
四、幼儿创作
幼儿自主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
教师:请你来说说你花园里有什么养的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