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益智教案20篇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益智教案20篇

时间:2022-05-10 14:32:09

幼儿园小班益智教案20篇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说课稿的您有所帮助。

第1篇教案

  设计思路:

  “找不同”的游戏是很多人喜欢玩的一个益智游戏,而我在与家长沟通时发现我班一些幼儿也很喜欢玩。因此,我便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点出发,抓住幼儿心理特点,以幼儿喜欢的动物为主要素材,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发现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找出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出去玩,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动物园)“你在动物园里都看到了什么?咱们边走边看吧?”

  二、观看课件,找出图片不同之处。

  1、出示阿虎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2、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3、出示小狗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4、出示小猫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5、出示大牛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6、出示小兔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7、出示悟空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的3处不同。

  三、想一想,数一数

  “小朋友,我们来想一想在动物园都看见了哪些小动物。”

  四、结课。

  “游完了动物园,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回家吧?”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延伸活动

  幼儿向爸爸妈妈发出邀请,由幼儿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玩“找不同”的小游戏,让他们一起来分享发现的快乐。

第2篇教案

  目的:知道磁铁对铁制品具有吸引力。

  用具与材料:玻璃板、剪刀、磁铁、回形针、蜡光纸、画笔。

  做法及玩法:先沿着蜡光纸上画的轮廓剪下小鱼,然后在玻璃板上画出水纹和水草等。将回形针别在小鱼下部,手拿磁铁在玻璃板下面慢慢移动,小鱼便会跟着游起来。

  ★因为磁铁具有磁性,对铁制品有吸引力,所以小鱼随着磁铁的移动,在玻璃板上游起来。

第3篇教案

  幼儿园中班益智游戏:我画小动物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思维独创性和丰富的想像力。

  2、让幼儿对常见动物的生活场所有基本了解。

  游戏准备:

  1、准备绘画纸、画笔、各种动物的名称字卡(没有图的卡片)。

  2、布置好动物园场地(可在地上标出树、草地、池塘、山等)。

  游戏过程: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坐好。

  2、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画纸、画笔和一张动物的名称卡(要求幼儿只能自己看到卡片)。

  3、幼儿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在画纸上画出动物形象。

  4、画好后让对面的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动物。如果小朋友说对了,则该幼儿可以到布置好的动物园把画纸放到动物平时的生活场所上;如果对面的小朋友没有猜对,则该幼儿要重新完成绘画。

  5、最先进入动物园并正确找到动物生活场所的小朋友获胜。

  备注:

  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情况适当指导绘画。

第4篇教案

  教育目标:1、掌握简单的安全常识,知道和家长走散了的解决方法。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故事《贪玩的小花猫》2、邀请一名人民警察(得用家长自愿即可)。3、商场、公园、游乐园的图片各一张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邀请幼儿听故事《贪玩的小花猫》,引入活动。

  二、 关键步骤

  1、引起讨论:

  1)小花猫为什么会走丢?

  2)为什么小花猫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3)如果我们走丢了怎么办?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分别出示商场、公园、游乐园的图片,邀请警察给小朋友讲安全知识

  1)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

  2)请工作人员帮助寻找

  3)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在约定的地点等待

  3、讨论:怎样才能不走丢?

  三、 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外出游玩时不乱跑,遇到事情不慌张,不哭不闹想办法

  活动延伸:

  1、请定长教会幼儿记住爸爸妈妈的联系电话和姓名

  2、请家长带幼儿去熟悉的地方游玩时,约定集合地点

  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模拟一次走散的情景

  课后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附:故事《贪玩的小花猫》

  一天,猫妈妈带着小花猫出来散步。小花猫可高兴了,她看到了一只的蝴蝶,就追呀追;看见美丽的花朵,就闻呀闻;看到小蚂蚁,就好奇地在旁边看蚂蚁搬家。

  小花猫抬头一看:呀!妈妈不见了!

  小花猫急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人,给了她一条小鱼,说:“你别哭了,跟我回家吧!”小花猫看到小鱼,擦干了眼泪,就跟着这个人回家了。

  小花猫在那个陌生人家里又吃好吃的,又玩好玩的,可是却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妈妈了。

第5篇教案

  游戏目标:通过直接操作实物的活动以及各种感官活动发展数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游戏玩法:

  1、每人一个数学盒,让孩子在盒上插棋子:先插一个红棋子,再一个一个插上许多黄棋子。(动手中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2、让孩子说出:“我插了一个红棋子,许多黄棋子。”收棋子时,先收一个红棋子,再把许多黄棋子一个一个收起来。(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老师在沙土里插上许多胡萝卜让孩子看看,并说出有“许多胡萝卜”

  4、让孩子扮演小白兔拔萝卜,每拔一个萝卜都要说:“我拔了一个大萝卜”直到把萝卜拔完。(活动中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5、让孩子把拔下的萝卜一个一个放到篮子里,并说“篮子里有许多大萝卜。”(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6、老师敲一下小鼓,让孩子说出“老师敲了一下”。老师敲许多下小鼓,让孩子说出敲了许多下”

  7、让孩子在准备好的环境中找出“一个”和“许多”

  8、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找出“一个”和“许多”并且让孩子凭记忆说出幼儿园和家中的“一个”和“许多”

  9、用口袋装一个大球和许多小球,让孩子摸一摸,说出口袋里多少大球和小球

  10、通过运动觉让孩子感知“1”个和“许多”让孩子双脚跳一下和许多下等等。

第6篇教案

  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茶叶蛋的妈妈是谁?”“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是鸡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我们已经参观了小菜场,发现了许多有关蛋的“秘密”,在参观采访中,孩子也了解到鸡、鸭、鹌鹑、鹅会生蛋。回来后,大家还津津乐道,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并和孩子收集“哪些动物会生蛋”的资料。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新近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活动准备:

  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版面上贴有YES、NO 字样,并画有两个圆圈供孩子选择用。

  活动过程:

  1、智游:Yes or No

  玩法:教师拿出一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师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 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 师再问:Bird 会生egg吗?师说:“One two start。”孩子们开始选择(站在两个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如有争议就请“电脑博士”、搭班老师或有此经验的孩子等方式进行确认。确认后,请孩子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 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

  2、交流经验: 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生蛋宝宝的?

  3、评出冠军: (1)数数你得到了几颗星。(2)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作为教师要有灵敏的双耳、敏锐的目光去聆听、去捕捉孩子中间生成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壳颜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动物会生蛋。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强。当然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在活动中教师既像孩子一样在学习、探索,又是整个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协作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导、向导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大力配合。

第7篇教案

  数学游戏 智救小白兔

  温州七幼金湘绣

  要求:

  1、进一步巩固6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通过情景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相互协作能力。

  准备:

  1、大书一本,画有实物的卡片若干张,音乐。

  2、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及+、-、=符号,一张大灰狼的涂色纸(分成四份),蜡笔。

  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出故事。

  师:小白兔被大灰狼抓走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动脑筋,救出小白兔。但在营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要我们去解决,你们有信心吗?(有)好,我们出发。

  二、(看第二页)选择小路——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师:我们来到了交叉路口,该走哪条路呢?瞧,这里有个指示牌,要我们完成这些数的组成,它就告诉我们走哪条路。(如图1)

  (幼儿接龙回答各数的组成,完成后画外响起告诉我们走哪条路。)

  三、(看第三页)过城门——看图列式,并能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城门前)可是城门关着,要想打开它,必须为这些图片列出算式。(如图2)

  (教师口述各题,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并请个别幼儿讲讲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小朋友真聪明,列出了所有算式,你看城门打开了,我们赶快走吧。(教师操作打开城门)

  四、(看第四页)踩木桩过河——将算式中的错误改正。

  师:你们看,大灰狼就住在河对岸,但是狡猾的大灰狼在过河的木桩上设置了陷阱,每个木桩上都放了一道错的算式题,我们只有将错改正才能安全过河。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请个别幼儿操作)(如图3)

  师:你们真棒,错误都改正了,现在我们可以安全过河。

  五、(看第五页)涂色找出大灰狼——进一步巩固6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

  师:大灰狼的家到了,可是它却躲起来了,那让我们齐心合力把它找出来。现在我们分四个小组,每组桌上有一张纸和一个数字,纸上有许多算式,请你把得数与桌上的数字相同的空格涂上颜色,涂完后四张图画拼起来,到时大灰狼就会出现。(如图4)(幼儿分组操作)

  六、赶走大灰狼,救出小白兔。

  师:你们看大灰狼出现了,我们用石头将它赶走。(幼儿扔纸团)

  师:大灰狼逃了,小白兔得救了,我们将它送回家吧。

  全体幼儿在音乐声中簇拥着小白兔出教室。)

  数学游戏 智救小白兔

第8篇教案

  小小设计师 —多元智能创意课程

  设计思路:

  衣服是幼儿日常生活所接触、而且非常熟悉的物品。孩子每天在上幼儿园前,都喜欢自己选择衣服穿。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已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因此,特设计了这节课。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设计衣服,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手工(小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2 、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海绵印章(有苹果、小鱼、乌龟等形状)、水彩笔、水粉、棉签、皱纹纸条、彩色粘贴纸(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胶水等各种操作材料;教师设计的服装作品;旧衣服《节奏明快的音乐》。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讨论--设计创作--作品展示--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孩子兴趣

  1、教师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幼儿欣赏。

  首先,教师展示衣服的正面图案:蓝色的河水、红色的小鱼、黄色的小乌龟。然后请幼儿欣赏衣服背面图案:一只小乌龟背着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果子。衣服的下面是用彩条装饰成的小草裙。

  2、提问:老师的衣服和服装店里的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教师:这是老师自己设计的衣服!

  二、观察讨论

  1、幼儿观察

  教师:你知道老师衣服上的图案是怎么设计的吗?

  幼儿自由讨论。

  欣欣说:你衣服上的小鱼、小乌龟是用印章印的。

  松松说:你的小草裙是用皱纹纸做成的。

  小雨说:三角形、圆形是贴上的。

  教师拿一个及时贴做成的三角形说:那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

  幼儿说:不知道。

  教师说:它叫及时贴,这些三角形、圆形就是老师用及时贴剪成的。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搓开,粘贴在衣服上就行了。

  教师:这些是老师制作的,你们还可以想一些新的制作方法来尝试一下。

  三、设计创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设计衣服。

  教师:你们想不想来设计衣服啊?

  幼儿:想啊!

  教师:现在你想用哪一种材料制作你就坐在哪一组中。

  2、教师为你们准备了印章组(有苹果、小鱼、小乌龟等印章;各种颜色的水粉),粘贴组(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色粘贴纸),绘画组(水彩笔),彩条组(皱纹纸条、胶水)。

  3、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如:昌昌说:我印章上的颜料滴洒在衣服上了。

  教师示范着说:蘸过颜料的印章应该在盘子边控一控,这样颜料就不会滴在衣服上。

  若研说:我打不开粘贴纸。

  教师示范着说:用拇指和食指在纸边用力搓,然后用两只手把纸揭开粘在衣服上,再用手按一按,就完成了。

  4、在创作过程中,制作比较快的幼儿可以到一个空地试穿衣服,并相互交流 、相互欣赏。

  四、作品展示

  1、作品介绍:每位幼儿都穿上自己所设计的服装来相互介绍。

  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制作的是什么?

  小雨说:我用的是皱纹纸制作的披风。

  宣宣说:我衣服上印的是小鱼和小乌龟在吃苹果呢。

  天天说:我用彩色粘贴纸做了一件图形宝宝的衣服。

  2、(音乐起)进行服装表演,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小朋友,你们设计的衣服真漂亮!我们跟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好吗?

  幼儿:好!

  五、活动延伸

  今天,每一个小朋友都设计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们把它挂在活动室的墙上,开一个《服装展览会》,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来参观好不好?

  小小设计师

第9篇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不同形式,掌握“连连看”的玩法。

  2.能注意观察游戏画面,善于思考灵活进行判断。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平面和立体游戏,掌握连连看游戏的玩法。

  活动难点:及时发现三点连成一线并进行围堵。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九宫格、宽阔的场地、藤圈、玩具等。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五子棋的基本玩法。

  (一)游戏热身环节:五子棋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五子棋的基本玩法。

  1.我们都玩过五子棋,谁来说一说玩五子棋时候怎样就算赢了?

  2.怎样才能防止自己输了呢?

  (二)游戏基础部分:平面连连看

  1.出示平面连连看,请幼儿观察特征。

  (1)请你说一说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2)这里只有圈,没有棋子,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输了还是赢了?

  2.介绍平面连连看游戏的玩法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把 3 张相同物品放在圈里,能连成一条线就算完成,看谁

  活动过程最先用 3 物品连成一条直线。

  (2)提问:三个物品都可以怎样连,请幼儿试一试。

  (3)教师小结:平面连连看需要有 9 个圆圈,把 3 个相同的物体连成一条直线或者

  斜线就算胜利。当别人已经连起 2 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3.幼儿分组挑战游戏:连连看

  (1)请幼儿自愿结组,两人一组。

  (2)每个人选择不同的玩具,准备开始游戏。

  (3)两人对决,看谁最先获得胜利。

  (4)教师小结:两个人游戏的时候你怎样才能最快的连城一条线。

  (三)游戏结束部分:立体连连看赛

  1.将全班幼儿带到户外参加游戏

  (1)幼儿自愿分成两队,每队选出一个组长。每队选择 1 种操作玩具。

  (2)介绍户外连连看游戏的玩法。

  教师介绍玩法:每队 9 人,分两队站好,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要商讨如何进行分工。场地上没有 9 个圆圈,我们需要先摆上 9 个圆圈,然后在进行游戏。谁负责摆圈,谁负责投放玩具或调整玩具的位置。哪队最先完成 3 个物品的连连看,即为胜利。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提示幼儿在完成本队 3 个物品连连看的同时,要注意防守。

  (4)讨论:玩立体连连看的时候和平面有什么不同? 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教师小结:玩益智游戏能让我们小朋友动脑筋思考问题,连连看的时候能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在小组游戏中,大家一起进行分工,小朋友以后要多进行这样的游戏。

  活动延伸:根据幼儿对游戏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把 9 宫格的连连看,变成 16 宫格或 25 宫格。

  活动反思

  (一)教师方面:

  1.游戏设计突出游戏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挑战性。

  在连连看的游戏中,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每个层次中幼儿始终都在活动中进行操作,或个别或小组,体现每个人的价值。三个层次的设计不断提升的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迎接挑战。

  2. 本次活动互动性。

  当把平面的游戏变成立体游戏时,游戏相应的难度也增加了,这时教师能够给孩子们提供和周围人互动的机会,问题解决了,同时幼儿又多了一种向他人求助的方式。

  3.材材料准备简单,易于操作。

  (二)幼儿方面:

  1.参与游戏积极性高。2.幼儿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了解游戏玩法。3.幼儿间有分工、合作,体现幼儿的学习意识。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幼儿能力水平,把三个物体的连连看,变成四个物体的和五个物体的连连看。把九宫格变成十六宫格和二十五宫格。系列活动的开展能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个游戏,同时更愿意参加各种挑战活动。

第10篇教案

  材料:

  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的想象》,“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操作材料④。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七巧板(操作材料④),尝试拼摆、组合平面几何图形创造出不同的图形、图案,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拼图的乐趣。

  2.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 28 页,大胆尝试用七巧板进行拼摆,可以拼图形,如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梯形,也可以依照范例拼图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并为自己的作品命名。

  3.鼓励幼儿创新七巧板的玩法。例如:在观察、比较七巧板形状、颜色的基础上,尝试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第11篇教案

  ☆家乡旅游棋☆

  材料:

  小型地垫若干,起点和终点的标志物各 1 个,骰子 1 个,青岛风景及赶海的图片若干,代走棋双方的小汽车 2 辆,“幼儿学习材料”一(我爱家乡》。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按规则游戏,准确回答游戏中的问题,争取胜出。

  2.指导幼儿参照《我爱家乡》第 13 页,用地垫拼搭棋盘,将青岛风景及赶海的图片放入棋盘中,和好朋友商量确定起点和终点。

  3.指导幼儿依据掷出骰子的点数向前行进,遇到问题卡要回答上面的问题。

  例如:这是哪里?海底世界里有什么?赶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答对即可赢得卡片,答错则要将卡片放回棋盘上。游戏结東后,赢得卡片数量多者获胜。

第12篇教案

  目的

  1.知道一样或者互补图案的盖子可以碰在一起。

  2.能够迅速记忆相同图案的位置,根据记忆翻盖子。

  3.体验记忆游戏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材料投放

  游戏木质底座一个、盖子 16 个、游戏卡片 10 张(双面)、10s 沙漏一个。

  玩法及指导建议

  1.游戏开始,将游戏卡放置到底座上,用沙漏开始计时,幼儿开始记忆图片,直到沙漏中的沙漏完 2 次,用盖子将所有图片盖上。

  2.幼儿根据之前的记忆一次揭开 2 个盖子,如果两张图片一样或者互补, 就获得两个盖子,如果两张图片不一样或者不互补,那就将盖子重新盖上,由另一幼儿揭盖子,轮流揭盖子,直到全被图片被配对完。

  3.游戏卡片可以自制,根据主题绘制相关内容。

第13篇教案

  材料:

  1.登山棋棋盘,比赛记录表,棋子(可用扣子、瓶盖等代替),3 组数字(1、4、7,3、6、9,2、5、8),9 个玻璃球(可用扣子、石子儿等代替)。

  2.“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根据所出玻璃球的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确定走棋的人,步步推进棋子,体验胜利登顶的喜悦。

  2.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 11 页,了解游戏的玩法。玩法:幼几 3 个人组,每人自主选择一个起点(分别将棋子放上)、一组数字,每人 3 个玻璃球。游戏开始,幼儿暗中将玻璃球放在手中,数量自定,也可以不放(若 3 个人都不放,则重新出球),然后同时伸出手,3 个人手中玻璃球的总数与谁的数字相同,谁的横子前进一步。先到达顶端者胜。

  3.指导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协商选择数字和起点,提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在比赛记录表中记录胜负。

  4.鼓励幼儿在家与父母一起玩登山棋,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第14篇教案

  目标

  1.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2.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蜜蜂采蜜:

  1.观察与比较不同颜色和形状背景图上的不同的花。

  2.能根据掷到骰子的面迅速插小蜜蜂,发展注意力、观察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

  贴墙转:学习用相同面积的图形组合来等量替换图形,为自然测量面积积累经验。

  图形变变变:了解不同的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破译车牌号:

  1.尝试根据相邻数破译车牌号,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车辆大小按一定顺序排序。

  材料投放

  1.蜜蜂采蜜:

  ①9*6 格的底板一块,形状 3 种:爱心、圆形、方形各 18 个;颜色:红、黄、蓝各 18 个;花:樱花、月季、向日葵、郁金香、康乃馨、菊花各 9 朵,进行排列组合。

  ②骰子:颜色骰子、形状骰子、花卉骰子;颜色骰子:红、黄、蓝各 2 面;形状骰子:爱心、圆形、方形各 2 面;花卉骰子每种花各一面。

  ③蜜蜂蓝色、粉色若干。

  2.贴墙砖:“墙砖”底板 2 块(面积为 30 厘米*30 厘米,上有等大的 3 厘米*3 厘米的网格,其中有的网格镶嵌有材料,有的网格是空缺的),镶嵌材料(背面粘有磁铁).

  3.图形变变变:将彩钉按相同的距离固定在纸盒的一面形成钉板,配以长短不同的橡皮筋。

  4.破译车牌号:数字卡片若干张,大小不同的汽车,车牌号若干,小挂钩。

  玩法及指导建议

  1.蜜蜂采蜜:

  ①1 人游戏:三个骰子,一个是图形的骰子、一个是颜色的骰子、一个是花的骰子,同时掷骰子,根据三个骰子的上的颜色、形状、花找到相应的图案。

  ②2 人游戏:一人取蓝色蜜蜂,一人取粉色蜜蜂,投掷骰子, 谁先找到与三个骰子合成的提示要求相吻合的图案,就把蜜蜂放上在图案上, 一次只能放一只、游戏结束,比比谁的蜜蜂多,多者获胜。

  2.贴墙砖:观察底板上空缺处的外形及其包含的网格数量,取镶嵌材料进行填空。熟练后,可变换底板位置,也可用多种不同的镶嵌材料组合填补同一空缺处。

  3.图形变变变 :

  ①用皮筋在钉板上变出各种图形。

  ②两位幼儿比赛谁变的图形多。

  ③变出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

  4.破译车牌号: 幼儿自选车辆,根据已有车牌号上的数字,从卡槽中找出相邻数放入车牌中,尝试根据相邻数破译车牌号。车辆根据大小按一定顺序排序。

第15篇教案

  材料:

  1.不同种类的玩具若干,眼罩若干。

  2.“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真观察,发现并说出变化的玩具的名称,锻炼瞬间记忆能力。

  2.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 9 页,了解游戏的玩法。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藏,一个猜。游戏开始,将 6 个以内的玩具(或三类玩具各 3 个)在桌上摆成一排, 猜者观察后戴上眼罩,藏者将 1-2 个玩具藏起或调换位置,猜者摘下眼罩,说出什么玩具不见了或位置变了。提示幼儿可互换角色,多次游戏。

  3.指导幼儿自主确定藏者与猜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玩游戏,如逐渐增加玩具个数或者类别等,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第16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二、重点及难点: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第17篇教案

  材料:

  同等大小的雪糕棍若干、白胶、胶带(或美纹纸)、卡通动物图片。

  玩法与建议:

  1、将 10 根雪糕棍排成一排,然后用胶带将其临时固定。(雪糕棍的数量可根据教学目标变更)

  2、在雪糕棍的另一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白胶。

  3、将图片粘在雪糕棍上。

  4、用记号笔在雪糕棍底端的部分写数字 1-10。

  5、等胶水完全干后,将雪糕棍背面的胶带取下来。然后把雪糕棍一个个划开。

  6.然后让孩子根据数字排列将图片拼接完整,或通过图片的拼接来认知数字。

  7.为了增加游戏难度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在制作雪糕棍时,除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设计之外,还可以按相反的顺序(从大到小)设计数字。

第18篇教案

  雪糕翻翻乐

  材料:

  将打印出来的图案贴在雪糕棍上,制作 6 对冰棒;将彩色卡纸粘在冰棒棍的另一边,用作背面。

  玩法与建议:

  1、先将纸质冰棒打乱顺序,正面朝下,按照 4×3 的方式摆放好。

  2、请孩子轮流选择,一次选两个,同时翻转过来。如果图案相符合,就把它们正面朝上放在原处;如果图案不符合,就把它们翻转过去。

  注意:提醒孩子试着记住冰棒的图案及它们的位置。一但所有的冰棒都按照图案匹配成功, 游戏就结束了。将冰棒匹配上的数量较多的人获胜。

第19篇教案

  材料:

  扑克牌 1 副(去掉“J”、“Q”、“K"、大小王,剩下“A"-10 的牌,共 40 张,“A”代 1),小台历 2~3 个。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幼儿快速找出 1-10 的数字的相邻数,巩固数的概念。

  2.组织幼儿玩“纸牌找朋友”游戏。

  (1)将牌背面向上,洗好牌,两个幼儿轮流摸牌,每人摸 5 张。一个幼儿先出一张牌, 另一个幼儿出这张牌的相邻数牌。例如:一个幼儿出“6”,另一个幼儿手中有 5“7”,就可以出;如果“5”和“7“都有,可以两张牌同时出,但是要选择其中一张牌放在上面。先出牌的幼儿接着出最上面一张牌的相邻数。双方轮流出牌,若一方没有合适的牌出,则双方再次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 5 张,然后继续出牌。

  (2)幼儿初次游戏时可减少纸牌的数量,如只选择牌面为 1-5 的纸牌,待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再逐渐增加纸牌数量,提高游戏难度。

  (3)收集台历,将台历上的画面用彩色纸住,剪成 3 份,分别写上 1-10 的数字(如图),引导幼儿翻页寻找中间数字的相邻数。

第20篇教案

  【材料】

  小型地垫若干,起点和终点的标志物各 1,色子 2 个(颜色不同,每个面上标有 3以内的数字),代表走棋双方的小汽车 2 辆,成长过程中的图片若干。

  【玩法与指导建议】

  1.指导幼儿熟练进行 6 以内的加减运算,计算出自己的前进步数。

  2.鼓励幼儿自主将棋盘上的景点进行排列,两人结伴、轮流掷色子,两个色子出现的面是同色的,则数字相加,按得数走棋;若两个色子出现的面是异色的则数字相减, 按得数走棋。在行棋过程中,若停在图片处,则要说出图片中的小朋友这样做是对还是错,答对多前进一步,答错退一步,先走完全程为胜利。

  3.导幼儿在一轮游戏结束后简单记录结果。

  4.提示幼儿可以自己做棋子在棋盘上行进,也可以用玩具小汽车做棋子。

第21篇教案

  材料:

  图钉和纸盒制作的钉板若干,各色橡皮筋若干,画有不同图形、图案的提示卡若干。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玩法与建议:

  1.鼓励幼儿用橡皮筋创造性地在钉板上创作图形画,感受创意皮筋画的乐趣。

  2.指导幼儿按提示卡所示,在钉板相应位置按上图钉,用橡皮筋拉出图形或图画。提示卡应由易到难,先形状,后图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自己构思,创造性地构图,可以自制提示卡与同伴分享。

  3.发现幼儿拉橡皮筋的技能掌握得不好,可提示幼儿先套住两个钉,再慢慢拉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第22篇教案

  教案一:小星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活动准备:

  ①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二、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三:找颜色

  “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四、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五、送自己回家

  “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教案二:魔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口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

  2、锻炼幼儿一物多玩的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互相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红蓝魔方各6个、音乐、绳子3条。

  【活动过程】

  一、《找对应》

  教师将红蓝魔方随意摆放到圈中,当老师说到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时,例如:2+2,红队幼儿和蓝队幼儿要将正确得数的魔方放到自己队伍的圆圈中,哪队最先完成就为获胜,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运算能力,在活动中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二、《比多少》

  教师将红蓝魔方随意摆放到圈中,红队、蓝队幼儿听到音乐后立即将红蓝魔方放回自己队伍的圆圈中,音乐停止后哪队的魔方多,就为获胜队,主要锻炼孩子们的配合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

  1、游戏前将孩子分成红蓝两队。

  2、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必须将红蓝魔方分别放到自己队伍的圆圈中。

  三、《扭扭走》

  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魔方按规律摆放成一条直线,进行S线行走,主要锻炼孩子的按规律排序和身体协调性。

  游戏规则

  首先孩子要将红蓝魔方按照红蓝红蓝……的规律摆放成一条直线,并且每个魔方中间要有一定间隔,能够绕S线走。

  四、《跳跳跨跨》

  在上一个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魔方变换一种方式按照红红、蓝蓝的规律进行摆放,练习双脚跳跃和分脚跳跃,主要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

  游戏规则

  孩子在第二关游戏之前,要将魔方重新按照红红蓝蓝……的规律按一定间隔摆放好,看到红色魔方就双脚从魔方上面跳过,看到蓝色魔方就要双脚分开从魔方侧面跳过。

  五、《叠叠高》

  教师引导孩子将红蓝盒子两两重叠摆放,进行跨跳练习,锻炼孩子的跨跳能力。

  游戏规则

  孩子在第三关游戏时,要将魔方两两重叠摆到一起,孩子从魔方前面起跑跨跳,跨过魔方。

  六、《搭建城堡》

  红队幼儿和蓝队幼儿分别拿自己队伍中的6个魔方进行城堡的搭建,哪对搭建的高又不会倒塌就为获胜组,主要锻炼孩子们之间的配合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游戏规则

  1、幼师再次将孩子分成红蓝两队,请小朋友用自己队伍中的魔方来共同配合搭建城堡。

  2、在搭建城堡过程中小朋友不能走出自己队的圆圈中,看看那队的小朋友搭建的城堡最高,并且还能最快搭建完。

  12

  教案三:《猜一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通过各种游戏认识目的字,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2、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画,通过各种游戏认识目的字,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活动难点: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游戏场景。

  2、挂图、大范例、自制教具、字卡、录音机、磁带、幼儿读本。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宝贝们,老师带你们去郊游,我们出发吧!(听音乐)

  2、(看幻灯片)师:瞧,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啊!白白的云,涓涓的水,美丽的花,茂盛的树。让我们一起说声:大自然,我爱你。

  二、进行部分: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幼:风声。(老师用扇子扇风)

  师:风孩子今天也要和我们一起郊游,它还给我带来了一份礼物,快坐下来看看吧。

  2、师:提问:风孩子带来了什么?(一幅画)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上都有什么时候?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和字宝宝打招呼,同时提问“树,见到风会怎么样”说一句话,然后出示相应的儿歌。

  4、跟读两边儿歌。请客人老师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5、师:字宝宝也要同我们来郊游,快看看有谁。(出示目的字的幻灯)

  6、和字玩捉迷藏。同时给字找朋友。

  7、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字宝宝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快找找他们在哪?字宝宝的妈妈在到处找他们呢,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先到老师这里来看看字宝宝妈妈在哪里,(听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送字宝宝回家。

  8、配课老师:宝贝们,我还有一些字宝宝被老虎、狮子捉走了,你们帮我救救他们吧。

  9、师讲游戏规则,幼儿救字、送字。

  三、结束部分

  大自然中有花、有水、有云、有树,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大自然才会变得更加美丽,现在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去看看幼儿园院子里美丽的景色吧!

  12

第23篇教案

  小班幼儿益智游戏教案: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概念。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小班幼儿益智游戏教案:活动准备

  1、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颜料、串珠积木、棉签棒、纸等。

  2、活动场所:空旷一点的多媒体教室。

  3、音乐磁带和音乐播放器。

  小班幼儿益智游戏教案: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法: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戏巩固法:

  玩一玩手指游戏。四、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一一对应 小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小班音乐说课稿:好听的歌 小班语言说课稿:打电话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家的房间 小班礼仪教案20篇 小班常规教案20篇爱清洁 小班9月常规教案20篇 小班建构区搭建圣诞树教案20篇 小班亲子手工教案20篇 小班球教案20篇 小班阅读活动教案20篇 小班学习活动教案20篇 幼儿园小班生成课教案20篇 小班食品健康节俭教案20篇 小班教案20篇题目 小班感统课教案20篇 小班新生喝水教案20篇

最新小班说课稿 小班主题教案爱洗澡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抱一抱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纸陀螺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怪汽车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秋叶飘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吃桔子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买水果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谁来了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画小草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放鞭炮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小班安安全全玩滑梯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大家来做操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小班数学小熊的生日宴会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糖果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筷子真好玩教案反思 小班综合课认识蝌蚪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小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